第四百三十章 阿巴泰之死(第4/6页)

“你们自行想办法突围吧,就说是本王将令,让你们迂回转进,本王不行了,死在这儿,好歹算是马革裹尸,多尔衮也不至于清算我正蓝旗其他袍泽作战不力之过……咳咳……噗……”

说着说着,他把自己的印信和其他一些信物交给手下,试图让他们突围后能有个物证,免于被军法严惩。刚说完这些,又喷血昏厥了。

阿巴泰的死让清军中军最后的主心骨彻底崩了,他身边的侍卫也莫衷一是,有些想遵照的他遗命能突围一个算一个,有些却满眼血红一时莽气上涌,要返身跟明军拼命。

又过了约摸半个时辰,淝水西安的清军中军,除了逃散突围出去的部分,其余彻底被扑灭。

……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鞑子主力被我们歼灭了!最后竟有两万两千余人的绿营成建制倒戈投降!混战中还帮我们杀了不少真鞑!大大减轻了我们中军决战的死伤呐!”

“曹变蛟曹将军那一路,追亡逐北,也陆续俘虏有往北逃的敌军溃兵五六千人,斩杀真鞑和蒙古兵数千,加上中军的俘获,此战我军生俘总计约两万八千人!”

人生的悲喜并不相通,清军那边凄凄惨惨崩溃的同时,明军这边自然是士气高涨,全军上下欢欣鼓舞,被胜利的狂喜淹没。

各部的战果和战损也很快粗略上报,汇聚到朱树人这儿。

众将都是满脸振奋,对鄂王爷的用兵大战略愈发佩服得五体投地,对王爷的政治眼光和攻心怀柔之术,也是愈发敬畏。

都觉得王爷这已经是超越了岳武穆,堪称汉人中的军神。

唯有朱树人自己还是那么谦虚:“诶,勿乃太过。孤不过是高屋建瓴,攻心为上,具体战术,不都是众将自行指挥的。是你们平时操练得法,用兵如臂使指,与孤何干。”

谦虚过后,朱树人耐心大致梳理了一下各部汇总过来的战果和战损。

战损最多的,还是一开始左翼伸出去围堵的那支步兵,因为当时两军还在相持胶着,清军两白旗一开始的冲杀也甚为猛烈,哪怕最终重创并击退了清军,但这个过程中,明军死伤绝对是不少的。

黄蜚和蔺养成部在第一阶段各自有两三千人的伤亡,已经接近了部队人数的两成,能够坚持死战不退,也没有崩溃,

不得不说是这几年部队待遇提升、训练有素、反复进行洗脑、教育士兵们稍微认几个字,学一点爱国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曹变蛟部的骑兵,前后全程参加了战场各处的厮杀,以及最后的追击,总伤亡也不过三千人左右,刚刚超出骑兵全军人数的一成多一点,还是正常的。

剩下的中军主力,全场持续血战下来,伤亡约在五六千,虽说总人数跟左翼军相当,但中军总人数毕竟多了一倍还不止,从百分比来看,这个伤亡率也就百分之六七而已。

而明军都付出了那么多的伤亡,对面惨败的清军,损失自然至少是数倍于此了。

光是被活捉的俘虏,全加起来就有两万八千人,都是汉人,因为没有留满蒙俘虏,或者说很多原本有机会成为俘虏的满蒙兵,都在绿营汉兵想要投降的过程中,内讧被杀拿来献人头赎罪了。

黄得功可是喊过“杀真鞑来降者免罪留用”口号的,所以想投降的绿营汉兵谁不愿多纳个投名状?返身抽刀砍原先的主子,也就再平常不过了。

其余主战场上被杀被消灭的、重伤不治补刀的清军,也有约一两万人,更多是暂时找不到尸首的,不是淹死杀死在淝水里,就是往北溃散逃到芍水边、渡河时被曹变蛟的骑兵追杀背刺,杀进芍水尸骨无存。

事实上,这种总崩溃式的追击战,溃逃中被背刺的人数,远远要多余阵战而死者,因此明军估计战场周边各条河里,被杀掉河里或者驱赶下河而死的,至少加起来有两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