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全军爆种(第3/4页)

虽然水战发生的地点,距离陈县城池还有几十里远,以至于己方船只焚毁时的火焰,在陈县城楼最高处、用望远镜也看不见。

但是,一堆船只扎堆焚烧带来的滚滚浓烟,却能被望远镜在远方隐约注意到。

左子雄当天也亲自登城,观望了烟柱,还把望远镜交给其他守备、千总以上军官,让在场的都看看。这些人回去之后,自然免不了再感慨一番,互相八卦,好让更基层的军官,也都知道今天沈大人付出的代价。

而闯军那边,李自成再次无功而返后,免不了又是一顿大发雷霆。好在他也知道这不能怪手下将领,所以只是拿东西撒气,并没有责罚任何一个武将。

毕竟李自成也是一个会笼络人心的存在,这点担当还是要有的。气归气,不能跟崇祯似地乱找替罪羊。

发泄过了之后,冷静下来,他自然还要找宋献策,找田见秀刘芳亮,继续商讨对策。

而这一次的对策,也并没有什么质变,无非是继续不惜血本往里堆人力,要把颍川河底的暗礁、暗桩、铁锥、围堰,施工扩建到四百料的大沙船都撞不开!

这也是最容易想到,最简单的应对了,直接堆体量,操作手法一点都不用变,就靠一力降十会。

领导一句话,下属跑断腿。闯王亲自发话,要在颍川河底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施工,闯军将士们当然是苦不堪言。

大冬天的,要挖沙堆土、伐木打暗桩,尤其是新的暗桩要确保埋入河床底下淤泥中至少一丈深,达不到的话,暗桩做好之后还要往上堆土夯实。

而这些作业都是要在水里完成的,人在水面上,一堆人扛着一根几丈高的粗木头作为夯柱往下捣,那劳动强度实在是苦不堪言。

哪怕是和平年代修运河,以明朝的技术水平,这样施工个几里路的河道,都得死伤几百个河工。何况是现在战时,还是大冬天,还要赶工期。

闯军的陕西老营,当然不会被派来做这种苦力了,那就只能上河南本地新抓的老弱炮灰、平时也当不了战兵的那种孱弱之人。

于是,闯军内部的阵营撕裂,也在隐隐约约强化着,虽然外表看不出来,但相当一部分人愈发离心离德了。真要是到了临界点,再来一个袁时中这样的河南本地贼头振臂一呼,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但是,李自成的坚毅果决付出,也是很快收到了好处。因为短短数日之后,沈家军的船队再次离开陈县、顺流而下,想回寿县再拉下一批粮食时,闯军的工事,终于发挥了作用。

其实,李自成如果能冷静一点,就能想到,为什么这一次,沈家军的粮船队进了陈县之后,足足卸货了三四天,才再次出城离开呢?

往常两次运粮,不是最多一两天就卸完货、水手也休息够了,可以返程了么?

很显然,这次卸货这么慢,沈树人就是故意拖延的,就是给李自成时间施工,把沈家军逼入绝地。

当然,沈树人对外宣称的理由,肯定不是这样,肯定会找一个很说得过去的借口,来说明“这次为什么卸货就是这么慢”。而且李自成就更不可能知道其中细节了。

总而言之,这次沈家军返航船队动作就是慢了,而代价就是,当他们再次来到施工堵截河段时,哪怕想用几条船硬撞当敢死队,也没能撞开。

于是沈练和李愉只能返航,回到陈县,把这个噩耗报信给沈树人。

闯军当然不能放他们直接轻松跑掉,怎么着也得衔尾追击一下。

而沈练等人的驾船水平,如果想拉开距离,显然是拉得开的,但也不知怎么回事,沈练就是“发挥失常”了,指挥不当,出现了后军脱节,几条装满了柴草的大船,终于被追上搁浅,不得不由船员改坐救生小船逃跑,临走再放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