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院长坦白(第5/8页)

另一名记者补充道:“据我所知,陆晨曦现在还在院里做手术,请问这是所谓的停职吗?傅院长能否解释一下?”

全场哗然。

傅博文低头,沉默片刻,似终于下定决心,扶着桌子缓缓站起身,众人见他起身议论渐停。傅博文声音沉郁地开口:“陆晨曦大夫现在确实正在为一个患者实施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因为这个手术必须现在、立刻就做,否则这个孩子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终生难以痊愈。关于这件事情,我不想在这里讲太多理论,请允许我通过一个实际病例,告诉大家这个手术究竟有多大的意义。”然后他开始解开自己衣服的扣子,旁边的医务科科长和书记不知道他要干什么,赶紧起身阻止:“院长!傅院长,这……”

傅博文挥手让他们不要阻拦,继续解开衣服露出自己的前胸,赫然现出一道开胸手术后留下的已经变成暗紫色的刀疤,比疤痕更触目惊心的是它周围遍布了点点划伤、烫伤的痕迹。

台下哗然,许多记者举起相机拍照,闪光灯闪过,更多的是不解的议论。

傅博文把衣服合上,神色恢复沉水一般的平静:“两年前开胸手术后,我不幸成为少数重度慢性胸痛患者,疼痛和随之而来的暴躁、无力,让我难以承受。我尝试过各种止痛方式,疗效不佳,我的情绪也从最初理智地接受,变成后来的焦躁、混乱,乃至绝望。”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儿,叹了口气,沉声道:“当我成了患者我才真正懂得,连一个拥有丰富医学知识和治疗资源的医院院长,都无法理智地面对病痛所带来的精神压力。我不断地加大药量,逐渐形成对药物的依赖,导致患上了抑郁症,几度产生自杀的念头。这些用烟头、手术刀在胸口留下的伤痕,就是最残酷的证明。”

台下无人提问,记者们静静聆听。

傅博文一边把扣子扣上一边道:“我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已经不能胜任高强度的临床工作,我应该去做抗抑郁、戒药瘾的治疗,但是我不能接受这个现实,继续勉强自己,想给我的职业生涯留一个完美的结局。不久前,有一个需要立刻肺移植的病例,当患者家属要求我主刀时,我心存侥幸,冒险接受了。手术中我胸痛发作,根本无法进行下去,多亏了心胸外科的庄恕教授,他以远胜于我巅峰水平的高超医术,将手术顺利完成。然而在之后的访谈中,我又一次想维护自己专家的形象,没有说出实情,窃取了他的手术成果,获得了虚假的荣誉。”

许多记者滑着手机在找那台肺移植手术是什么,有知情的记者悄声传递信息:“就是徐芳因的那台手术……”

“但我最终无法欺骗自己,我知道我侮辱了‘医生’两个字,辜负了患者和学生对我的信任。无论大家对我同情与否,都不能掩盖我的过失。我申请,除提前离职之外,取消我的一切荣誉称号,我的资料和照片,永远从仁合荣誉墙上移除。”傅博文说出这句话,仁合医院的书记和医务科科长都劝阻道:“院长,这个我们再商量吧……”

傅博文却摇头:“不必了,就这样决定吧。我曾经想过,用一把手术刀结束一切的耻辱和疼痛,但我终究还是怯懦了。它在我的手里应该是救人的,现在我不配它了,应该把它留给真正的好医生,而陆晨曦正是一位这样的好医生。她有很多问题,但她比仁合很多医生,包括我,都要优秀。她正在操作的小切口侧开,保护肋间神经的开胸术,是目前最有效、最优胜的方式。在过去的三年中,她以此方式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后慢性胸痛的发生率为零。”他看向媒体席,诚恳地说道,“记者朋友们,我们培养这样一位医生,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如果放任这样的医生流失,让她从此不能走上手术台,那么无论是对医院还是对患者,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然后他将白大褂缓缓地脱下,仔细地叠好,放在一边,手按在上面,做了最后的结语:“现在,被术后胸痛击垮的傅博文,将离开这里……但是能够用手术刀,克服术后胸痛的陆晨曦大夫,将留在这里,留在手术台上,留给所有被心胸外科疾病困扰的患者。请大家相信,我们这样努力的结果,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