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停职处罚(第6/9页)

“错分大小,这个错的结果是院内自杀!我们做临床的可以理解,她是为救人犯错,家属呢?社会呢?媒体呢?你们也太大胆了,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还不停她的职,至少不能再让她负责这个孩子的治疗了!”梁思进激动地说。

陈景平长叹一口气,向来严厉的面容也浮现一丝迷惘倦意。她沉声道:“自杀的……救不过来了,临床大夫,管不了政策、管不了舆论,其实也管不了生死……”她把听诊器拿在手里,手指划过听诊器的镜面,缓缓地道,“能管得了的,就是尽力治病。我们现在只有尽全力治这个孩子,给他安排最好的、最了解他的大夫。但尽人事,各凭天命吧。”

全场陷入沉默,许久,赵重光开口道:“你们临床治病,可以‘但尽人事,各凭天命’,但这件事的解决上,不能用这八个字来服众啊。陆晨曦是因为救孩子心切,忽略了柳灵的精神状态,这个说法家属和社会能否接受,很难说。我就是处分了你们在座的所有人,能解决问题吗?”他说到此,听到敲门声响,他停下来问:“哪位?”傅博文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来:“是我,傅博文。”

在场的人都愣了下,梁思进冲周围道:“老傅虽然病休,毕竟还没有卸任,我通知他来的。”

除了主位上的人,大家都站起来,有人赶紧打开门,大家纷纷叫道:“傅院长。”

傅博文走进门,停住,对大家道:“赵副局长,梁校长,大家都到了啊,我还请了一个人来。”

杨帆等众人一愣,傅博文让开身,一位七十来岁的高瘦老人,拎着一只老式公文包,缓步走进会议室。主位上的两位领导一见,和众人一样都是立刻起身问候:“修老。”他正是仁合医院的老院长修敏齐。

修敏齐微笑着跟大家点头:“大家好,好久不见。”两位领导想把主位让出来,修敏齐摆摆手道:“我听听就好,就坐这里吧。”说罢他在傅博文身边的椅子上坐下来,把包搁在身边。

梁思进和赵重光对视了一眼,看向修敏齐。

修敏齐神态平静。傅博文道:“很抱歉,我们两个来晚了,能不能请杨院长把大致的情况跟修老汇报一下?”

杨帆一听马上坐正了身子:“那我简要说一下吧。”

修敏齐微笑着点点头。

杨帆把事件经过陈述一遍,最后道:“柳灵的新生儿,现在NICU二十四小时监护,恢复得还不错,大体情况就是这样。”

赵重光看了一下修敏齐:“这件事情,修老和傅院长都清楚了吧?”

两人点点头。

赵重光接着说:“作为临床的职责,当然能管的就是治病,现在我也要说,我作为管理人员,能管的就是制度。每个临床医生,都要在遵守制度的前提下治病。现在我要问,陆晨曦作为急诊大夫,为什么会成了一个婴儿食道问题的主管大夫,她在与家属沟通的时候,怎么会有决定权的?”

杨帆听到这儿起身开口道:“这一点,陆晨曦并没有违反制度。我们有完善的病历和记录证明,柳灵母子的负责大夫,不是陆晨曦,是庄恕教授。”

傅博文听到这话看向杨帆。

杨帆继续向领导汇报:“前不久,心胸外科大夫陆晨曦调入急诊,我在工作上就特别倚重庄大夫,他负责的患者,我从不过问干涉,这也是我的失误。没想到啊,庄大夫虽然医术出众,但外籍专家对中国国情和制度都不了解,他水平再高,也难免‘水土不服’。”

赵重光轻敲桌子提醒:“说重点。”

“是这样,美国的保险制度,对新生儿畸形的相关治疗、护理是全免费的,父母不用发愁账单。一个美国大夫,不会想到护理一个一年内需要两次手术的低重儿,对柳灵这个单身母亲的压力是巨大的。他要求陆晨曦说服柳灵,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给孩子手术,是出于对孩子的最佳考虑,却忽略了中国的单身母亲需要面对的很多问题。”杨帆说完,梁思进和赵重光略沉吟了一下,赵重光道:“这么说来,倒是可以理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