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第2/3页)

脚下的几担经书是如此显眼,表面浮现淡淡的金光,玄奘表示这正是西天取来的真经。

唐王:“御弟经历种种磨难,费尽功夫取来真经,为我大唐佛教添砖加瓦,实乃楷模啊!”

面对唐王夸大其词的称赞,玄奘勉强应和,表示并不辛苦。

是真的不辛苦,只有他们给沿途妖怪带来痛苦的份。

*

唐王的接风宴持续几天,老一套,如同送走他们时一样,群臣百官,无一不参加。众人言笑晏晏,说陈玄奘高效,心中挂念故国,这么快就回来了。

至于他带来的经书,是被马不停蹄送往译经场,不管西天神佛如何,经书是没有错的,大乘佛法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禅思,是玄奘一生追求。

当剩下的流水宴结束,夜深人静之时,玄奘手不释卷,研读佛法。

经书与他想象的没有区别,为他打开新一片天地,如同东洲佛法给予他的震撼一样。

但沉下心对照现实时,却总想到佛祖的避而不谈,这令玄奘生出淡淡的不愉。

诚然,很多僧侣研究佛法,只求至尊至纯的佛理,并不与现实生活接轨,这是没错的,玄奘尊敬他们。

只可惜他的佛心没有那么纯粹,当他是妖族的金蝉子时,佛心中装着妖,当他是人族的陈玄奘时,心中又装着人。

地府中的地藏王菩萨一直是他最憧憬的,只为他发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

在现实跟理想的煎熬中,几天过去了,也终等来了西天的八大金刚。

*

八大金刚落地声势浩大,脚下是祥云,头顶是莲花,端的是庄严宝相。

金刚们的佛光笼罩长安城,寻常百姓见了无不俯身跪拜,不敢直视天空,金光落在他们身上,百姓因疲劳而遍布暗伤的身体都暖洋洋的。

道门的人不用说,像灵宝派,上了年纪的长老、掌门之流都吹胡子瞪眼,对其声势浩大的表演行为不满极了。

十二郎的恩师葛掌门啐了一口:“晦气,去把门关上。”

小道童用力合上门扉,只听见“哐”一声,漫天佛光被隔开。

终于清净了!

*

西天的金刚声如洪钟,他们对尚在诵经的玄奘说:“诵经人,放下经卷,跟我等回西天吧。”

玄奘:?

他一时间不理解了,怎么才回到东土大唐,就又要回西天了?

同时不理解的,还有从宫殿中急急忙忙赶来的孙悟空一行人,他们跟玄奘不同,都是对佛经没什么兴趣的,这段时间光吃喝玩乐了。

长安的条件虽不如东洲,唐王的宫殿却比东洲的皇宫修得更加富丽堂皇,孙悟空他们在这,自然是要什么有什么,吃吃玩玩,不亦乐乎。

当然,对猪八戒还好,对孙悟空跟敖烈来说,这儿就有点无聊了,玩个两天也就拉倒了,能回去还是要快点回,他们等着去看猴子猴孙、去见师兄弟呢!

这时八金刚也看见他们了,这群佛早被交代过,有的人要带到西天,有的人不带去。

于是又说:“尔等也随我等来。”

说着祥云一卷,无风自动,孙悟空跟猪八戒同玄奘一起被卷走了,只留下敖烈孤零零一个在地上。

敖烈看远去的师父与师兄弟,是知道为何自己被留下的,他就是个编外的道人,来西天只是为了消除案底,能报仇都是附带的。

眼下西行结束了,他莫须有的罪名也无了,这不就不管他的事了吗?

这是佛家的事!

即便如此,敖烈还是心头一阵火起。一年中他与西行中的其他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虽早拜入道门,却也认玄奘是自己的师父,孙悟空是护着人的大师兄,甚至连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勉强接受自己有这样一个怨种师弟也不是不行。

此时被排除在外,怎能不愤怒,且他对天庭与西天神佛的观感都不佳,小白龙认为,西天不过是面子上过得去罢了,内里还是腐朽的,天庭的今天就是西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