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第2/4页)

对敖烈跟西海龙王的事儿,人神都嘲笑,私下说:“到底是妖怪,不知礼,闹出这等丑事。”

也有神仙认为,你们也配告忤逆?你们懂忤逆的意思吗?烧了颗明珠,一般都是老子替儿子请罪,甘愿一同受罚,哪有急匆匆把儿子推出去的?

对西海龙王除了鄙视还是鄙视。

有好事者往深里探究,西海龙王三子怎就把明珠烧了?这可是玉帝赐给西海,以示恩厚的封赏,也没听说敖烈有多桀骜啊,怎不声不响闹出这么大的事。

这不一挖就挖出来了,哦,原来他被绿了!

金角好听八卦,当年听说龙被绿,一下子就激动了,让天将细细说来。

当然,八卦传递的过程中免不了添油加醋,传到金角这就变成他洞房花烛夜的时候看见万圣公主与情郎行孟浪之事,气急冲上去被打得抱头鼠窜,在此过程中不小心烧了明珠,西海龙王不仅不体谅,还觉得他丢人,要把这儿子扔出去当替死鬼。

金角评价:丢人是丢人,惨也是真的惨。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听见敖烈的消息,还以为他被恶父、毒妇、奸夫一同杀了,谁知在西行路上遇见,且看他这模样,若被奸夫打得抱头鼠窜,那妖怪得多强啊!

剑修风还是很有效的,敖烈一看就是强者中的强者。

金角看玄奘等人急得团团转,想这是他表现自己用处的机会啊,看小白龙走远,移步玄奘耳旁,高深莫测道:“二师兄为何如此,我知晓一二。”

他也给小白龙留了一丝薄面,只跟陈玄奘讲,且用春秋笔法,很多事情一笔带过,可按玄奘的智商,又怎么猜不出?

听完后长叹一口气,他虽是僧人,却也是男子,知此为奇耻大辱。

他嘱咐金角:“此事万不能说出去。”

金角苦着脸说:“我是可以不说,可这在天庭人尽皆知,风头还没过去呢。”

也是,对天庭的神仙来说,就是一个多月前的事啊!他们又那么无聊,不就像村口大妈一样聚在一起嚼舌根吗?

玄奘听后,几乎要倒吸一口冷气了,又想:也罢也罢,反正敖烈不会上天庭,他不知就好!

又问:“万圣公主居住在碧波潭内?”

金角说:“这我就不知道了,可我想,她总不能带情郎住在西海龙宫吧?”

那胆也忒大了!

玄奘都在计划着帮小白龙讨回公道了,可若打上门去,敖烈不就知道自己听闻他的旧事,面子绷不住怎么办?

不成不成,徒弟弟的心理健康也是要关注的。

好在面见完祭赛国国王,竟送上现成的理由,让他们去找情郎九头虫的麻烦。

从万圣公主与九头虫一事中就能看出,奸夫淫妇行事猖獗,果然,在祭赛国也掀起风浪。

西行路后段,沿途国家多信佛教,祭赛国也不例外,他们堪称是佛国中的佛国,国内多造佛塔寺庙。

寺庙中名气最大的当属金光寺,曾供奉佛宝舍利。

为何说曾,因在几年前一场血雨后,佛宝便失踪了,而那些金灿灿的佛塔就像是被血雨污染似的,蒙上暗色,自此之后,祭赛国的处境越发差了,周围几国本因佛宝之故,尊其为天府神京,年年进贡,眼下别说进贡了,各个以为他们触怒佛陀,被抛弃了,正磨刀霍霍,准备踏平祭赛国呢。

可见,就算举国上下信奉佛教,西天诸多也少不了互相征伐,佛家的慈悲为怀他们只学了一个皮毛,更多是起安慰剂效应,告诉穷苦的百姓今世受苦,来世福报。

西游记中的老百姓生活是非常艰难的,在神仙妖怪的威胁下,连国王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更别说百姓了。

妖怪窃取佛宝乃是重罪,玄奘又缺渡化九头虫的机会,两者相加,师出有名,当即决定为祭赛国的百姓讨伐九头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