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第2/4页)

孙悟空喷笑:“有趣、有趣!”

他又抓着敖烈道:“你说说,这新师弟究竟干了哪些事儿,俺老孙可想知道了。”

猪八戒在小范围内很著名,敖烈听说过他的不少事儿,此时津津有味地说起来,一旁念佛的陈玄奘也竖起耳朵听,手上拨弄佛珠。

无非就是酒色肉财,他全占了,不仅如此,猪八戒还很爱剥削手底下的小妖怪,一点也不仁慈。

孙悟空兴奋道:“师父,你听听、你听听,这哪里是个和尚,六根一点也不清净!”

陈玄奘面无表情:听见了,真听见了。

孙悟空道:“教化这样的妖怪,真是大事一件,你当如何做啊师父。”

高长松看现场气氛诡异,拦住兴奋的孙悟空,为猪八戒小小地辩解道:“猪刚鬣此妖,虽有诸多缺点,大体说来是个安分的,法师不必担心,他整不出什么幺蛾子。”

敖烈小声道:“我也听说他欺软怕硬,很识时务。”

高长松:“……”

陈玄奘:“……”

高长松犹豫再三道:“……这,也没什么错。”

好像猪八戒就是这样的妖啊!

从这一番对话中,陈玄奘深深体会到教化猪八戒的难度。

西行路上有这样一名徒弟,不是加快速度,而是减缓速度啊!

他沉痛道:“无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心中有佛,假以时日,行为也能有所改善。”

这话说得很苍白,很没有说服力,此时他却只能这么说了。

……

猪八戒养伤的日子,陈玄奘等人也没有闲着,首先,他参观了高老庄。

玄奘法师对高老庄很有兴趣,根据孙悟空等人的描述,高老庄像桃花源,像现世的极乐净土。

居住在此的都是上善人,没有三恶道,此地几乎没有苦难,只余快乐。

是的,按照此年代的思想,耕作并不是什么苦难,真正苦难的是没有耕作的机会,对于百姓来说,能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就够让人快乐的了。

他关注的重点有几个,一是如何教化妖怪,让他们如人族一样生活,二则是如何构建这一片乐土。

玄奘志在取经,却也不意味着他不关注民生,否则干嘛沿路打妖怪,还百姓安稳呢?

*

高长松见陈玄奘主动参观高老庄,松了一口气。

实不相瞒,他虽接到拖延陈玄奘一行人的艰巨任务,却不知如何做,总不见得留下玄奘,共建小康社会吧,那也太难了。

而且,他也不觉得农庄有什么,在他看来,东胜神洲比这繁华多了。

陈玄奘却不这么认为,他早年生活是很辛苦的,独居在山间小庙,劈柴挑水、料理田地一把抓。

他的种田手法不过是普通农夫水准,又因不食荤,对养殖毫无心得。

当看见高老庄先进的养殖场,数以千计、以万计的禽类后,陈玄奘深深地震撼了,连呼“阿弥陀佛”。

这是被科学力量惊到了啊!

他还问高长松一个关键问题:“十二郎是如何教化妖怪的?”

这问题,高长松回答起来驾轻就熟,太多修士问过他这事儿了。

他觉得很简单。

“不过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罢了。”

高长松道:“妖怪说是有妖性,实际还是像人,否则又怎会以修炼出人型为豪呢。”

说是比人族肆意些,实际上,大部分妖怪还是能讲通道理的。

唯一的问题时,他们更遵循弱肉强食的法则,你得比他们强,才能让他们讲道理。

这点高长松说得清楚:“哪怕是小妖怪,也有妖性,我用他们,就像是妖怪大王使唤他们,压得住罢了。”

“压住了,让他们怕了,才轮得上教化。”高长松说,“教化也不只是为了教化,不过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这名词,在唐代可太时髦了,好在陈玄奘理解力强,一下子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