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第3/4页)

也就偶尔,他会睡睡,重温修仙前的感觉。

于是猪八戒来找他,一找一个准。

猪八戒这妖,是很欺软怕硬、好吃懒做的,他来找高长松时态度特别好,化作黑脸汉子,穿着人族的长衫,还带了点儿礼品。

都是种出来的时令瓜果,主打礼轻情意重。

主要高长松太富裕,他都不知送些什么。

看见猪八戒,高长松还有点怪,福陵山附近的风言风语,并未传入他耳中,他只知猪八戒威胁小妖怪,说自己吃妖,却不知十里八荒的妖怪都听说过他的名声,都闻风而逃呢!

而猪八戒本妖呢,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声。

他见人先送笑脸,对高长松道:“托十二郎的福,东洲的瓜果已在我那小山上生根落地,想着带来给你尝尝。”

高长松心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还是让猪八戒进屋。

好在他所求跟西行没什么关系,只跟高长松一五一十表示:“虽收获了,比起东洲的产量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只求十二郎能派人指导一二,让我手下的喽啰也学会耕种。”

高长松的回应也很官方,他说:“善,教化妖怪本就是功德一件,既有心学习,我这当派人教。”

立刻给他拨了只妖怪。

这妖怪修为不薄,虽不至于当山大王,做个小头领还是不难的,至于他为何投身高长松麾下,还不是因农夫生活都比小头领好?

也没几个妖怪是爱风餐露宿的,都是生活所迫。

猪八戒大喜,当即要领专家离开,高长松有话寒暄。

先含糊道:“近来一切可好?”

猪八戒恭敬道:“一切都好。”

高长松又说:“陈玄奘一行,脚程颇快,快到乌斯藏境内了,你当做好准备啊。”

听这话,猪八戒像是遇晴天霹雳,整头猪都不好了。

原因也很简单,他要西行了,那田怎么办,地主生活又怎么办?

这得过好几年的苦日子吧!

八戒欲哭无泪:“十二郎,你行行好,同观音菩萨说说,俺老猪不想去西行了,几间茅草屋,几亩田地,做一农夫足矣。”

高长松:“……你哪过农夫的日子,少说也是一地主啊!”

谢绝道:“有此想法,你自同观音菩萨辩解。”

我才不帮你说呢!

高长松想:少了八戒,西游还是西游吗?

猪八戒垂头丧气,若他辞行有用,还要高长松说什么!

只能离开。

*

猪八戒飞回福陵山,先没去洞府。

他绕田地走了一圈。

守夜的小妖怪站着打瞌睡,脑袋一点一点。

若是原来,猪八戒少不得摆出地主嘴脸,上前训斥一番,眼下,他脑海中盘桓着“玄奘即刻到”的消息,满腔悲愤,眼中已看不见喽啰。

只有他的地、他的田、他的作物。

猪八戒想:俺老猪也太命苦了,这舒坦日子还没过几天,竟就要西行了!

西行,什么是西行?风餐露宿、吃糠咽菜,最多吃干粮,许多日子都要化缘。

天呐,这样的日子,他起码几十年没过了!

他心中升起一个天才般的主意:要不,逃跑看看吧?

这念头只闪现一秒,又被他掐灭了:算了算了,菩萨动动手指就可算天机,还能不知道他在哪儿?除非跑回东洲,去哪儿都会被抓来。

现在出海?只怕没到海岸线,就被拦下了啊!

猪八戒想得不错,云端上的观音菩萨正不错眼地盯他看呢!

谁叫猪八戒好吃懒做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又很不想去西行,观音菩萨也担心他跑啊。

预定的三徒弟一白龙马,仪式感不能少!

即便陈玄奘不需这些人马护送。

猪八戒垂头丧气地回洞府,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几个来回,呼呼大睡。

看来他还是不够忧愁,否则得夜不能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