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第3/6页)

高长松立马就高兴了,他也翻身歪在榻上,一边玩钟离珺的衣角,一边说:“最近没活了吧?”

钟离珺思索道:“最近没事。”

高长松一听:“那之后有事咯?”

“是。”这也不是什么机密,钟离珺道,“唐王下令,三月之后要随送亲队伍一起入吐谷浑。”

高长松“啊”了一声,他虽没听见风声,却将这事儿跟历史书上的一段记载对上了。

“文成公主入藏?”

谁知钟离珺也十分奇怪,他说:“文成公主?宗室内没这号人。”

高长松心说,莫非是我记错了?催促钟离珺道:“你给我说说,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在西游剧情推进的同时,正史发展也没拉下。

唐王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跟历史上没有区别,先以武拨乱,再施开明宽柔之策。

前几年,吐谷浑跟大唐打仗,声势颇为浩大,结果当然是吐谷浑全线溃败,以大唐为尊。

唐王是典型的打一棍子给一个甜枣,既然打服了,就要跟对方表现一下亲善,那这年头怎么表达亲善呢,他想想,找了一个宗室女去和亲。

这命宗室女被封为弘化公主。

听钟离珺解释完,高长松才哦了一声,是他记错了,文成公主入藏,嫁给的是吐蕃的松赞干布啊。

他思索了一下路线,问钟离珺:“那你们准备走哪条路线?”

“吐谷浑与车迟国毗邻,应当是从两界山入西番哈密国,经过乌斯藏、宝象国与乌鸡国,仔入吐谷浑。”

西域有不少国家,都没跟唐王朝建交,甚至是敌对关系,护送公主和亲,肯定要从友好国家走。

这路线跟陈玄奘的西行路线高度重合。

高长松略有些无语,他想:在这政治大背景下,让陈玄奘西行十四年取经,真是一场作秀,如果正经派出使团,按脚程,过了三四年也就到了,哪要走这么久啊。

……

次日一早,高长松通过锚点,前往东洲。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他早已实现财务自由。

当然,手握生产资料的他,无论如何都不会缺钱的,知识就是力量。

跟无数穿越者前辈一样,高长松靠酿酒、肥皂等起家,等事业做大做强、人脉搭建起来后,就开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做啥做啥了。

当然,他大方向还朝吃与玩上发展的,近几年又卖水粉胭脂,都卖得很好。

高长松去东洲,先在各店铺逛一遍,巡视自己的领土。

巳时,也就是上午十点,朱雀门外街空空荡荡。

大安是一座不夜城,百姓中不乏有彻夜狂欢的,除却居住在城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小市民阶层很少在正午到来前开工。

偶尔在街上见到一两人,那都是哈气连天,一步三晃。

沿着朱雀大街向前走,便能看见龙津桥。龙津桥后码着一排又一排的房屋,其中一家情况不同,店内女客络绎不绝,仔细看,迎送客人的,竟然是貌美的狐女,她们是东洲最能说会道的一群女子。

除狐女外,守在店外的剑修吸引人眼球,她们是高长松请来的保安。

粉水铺的生意实在太好,谨防人来闹事。

井然有序的画面让高长松十分满意,他又依次逛过酒楼、纸坊等地,一些掌柜发现了他,一些则没有。

最后,高长松来到他最大的产业——小珞珈。

论理说,古代的农家一点也不乐。

这里本是古代一处随处可见的农庄,却在观音菩萨仙力与系统科技狠活的双重加持下,套上一层光环。

这里像是削弱版的五庄观,果蔬不能说延长寿命,却能满足口腹之欲,并助力修行。

眼下农家乐与酒楼生意并行,还有财大气粗的门派让他们当承包商。

高长松最看好农家乐生意,不说别的,单就客人的身份,五花八门,大安的皇亲国戚不用说,重点是神仙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