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第4/7页)

而高长松呢,放弃寻找哪一个后脑勺更圆的他,打开了活点地图。

系统显示代表钟离珺与高玉兰的小点重叠,并向繁台西侧进发。

叠罗汉顶端的乌云小猫咪不满了,他颐指气使道:“十二郎好慢喵,咱们根本就没怎么移动,再这样下去我要自己走了喵!”

高长松无语:“你走也没用啊,天上乌泱泱全是人,挤得进去吗?”

说着也在人的海洋中挪动得更快,即便他压根不知道,终点通向哪!

就这样,高长松被怂恿着推上高台,一圈一圈爬到繁台之顶,当他被顶着往屋檐上爬时,终于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啊,这不对啊!

羊的长盘角顶高长松的尊臀,下头的精怪粗声粗气道:“还不快些?别堵着路!”

在他的催促下高长松不得不手脚并用,远离令他雷达直响的羊角。

站在繁台的最高处,极目远眺,巍峨的南薰门缩成米粒大小的芝麻点,茂盛的树林连成一道墙壁,遮挡住低矮的农田与半壁城墙。

风吹拂过他的脸,因拥挤而吸入不少二氧化碳的头脑终于清明了,高长松感叹,或许就是所谓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吧!

繁台西侧,醉心挑选土仪的高玉兰若有所感地抬头,她不确定地问道:“屋檐上的是大兄吗?”

钟离珺回头,只见陶醉的高长松与驩头张开双手,做出泰坦尼克号甲板上的经典动作,让他好像随时能乘风而去。

便笃定地回答道:“是十二郎!”

高玉兰哦了一声,难为情地伸出食指,挠了挠自己的脸颊。

哎,大兄的动作,怪让人不好意思的。

……

下繁台后,将门外土仪一网打尽的高玉兰等人同高长松会和,他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在杨柳岸旁寻到一块空地,那茵席还是斜铺的。

经过繁台上的拥挤,高长松身心俱疲。虽是清明,天上却未曾落下绵绵细雨,只有蓝天、白云、暖阳与清风,他放任自己仰躺在茵席上,湿润的青草香盈满鼻腔。

高玉兰向驩头他们展示新买的陶土周边,被会动的磨喝乐小人惯坏的他们对陶土人不是很感兴趣。

也就繁台的陶土模型捏得颇有野趣。

钟离珺是沉默的执行者,他依次取出各色托盘,有木造的、陶土的、藤编的,托盘在茵席上排兵布阵,他用术法将它们粘牢固。

他问高长松:“用些什么?”

高长松蔫蔫道:“不是很有胃口,只想喝点清爽的。”

钟离珺问:“香花熟水?”

高长松:“可。”

几秒后,芦苇管一头插竹节杯里,另一头插高长松嘴里。

咕咚咕咚呲溜着清淡温凉的茶汤,高长松感叹,这衣来伸手的日子真是神仙也不换啊!

哎,就是被伺候着有些不雅观……

“老、老爷……”刘庭象惊慌失措地看着被服侍的高长松,只觉自己看破了不可言说的秘密。

高长松手肘撑地,见到刘庭象还挺惊讶的,可还没等他说话,红孩儿的脑袋就从刘庭象肩膀后冒了出来:“十二郎,你怎么也在这。”

他眼球骨碌碌直转悠,似想到什么直招呼道:“师傅,有地儿落脚了!”

高长松:?

红孩儿的师傅是……

……

清明节是全国性假日,除却值班人员,高长松给农庄里的佃户放三天假。

其中,游手好闲小半个月的猪八戒被拉来当值。

剩下的人中,有的说要买沓黄纸祭告祖宗,有的要回族里,更有对踏青不感兴趣只想睡到日上三竿的。

红孩儿跟段濂正在人嫌狗憎的年纪,也不怎么想回归宗族,干脆拉上剩下的佃农、外聘专家组了一个小观光团。

观音也被迫参与。

在本地人段濂的指导下,他们选择前往“游客不得不去”的八大景点之一的繁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