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第2/3页)

这几天中,高长松这又招收了几位流民,有些是擅种树的,有些是只有种田经验的,其中有一名为徐元梦的,据说擅长养殖家禽。

正好高长松有意拓展农场种类,面试他时多问了几句。

徐元梦也很老实,他祖上是给翼族当家仆的,积累了丰富的养殖家禽的经验,从奴籍变成自由民后,不擅长耕作的徐家人养了大量的鸡鸭鹅度日,高长松考验了他一会儿,发现他已掌握大批量孵化与养殖的技术,有了专业人员,自己可以在养猪场边上建立一个家禽圈。

喜得专业人才的他当即跟徐元梦签订了佃户合同,后者感动得都快要热泪盈眶了。

高长松吓了一跳道:“怎么了,待遇上有什么问题吗?”

他汗道:该不会是佃农等于大半个卖身契,他不愿意吧?

封建时代的小农沦落成佃户,都是很伤心的。

徐元梦哽咽道:“不,是主家太仁善了,不仅包食,还能分平房,想到自己在外漂零许久,竟也有安定下来的一天,我情难自禁……”

东华国这地方人少,且百姓都很富庶,尤其是在国都,除了卫生条件不够好以外,大部分的百姓生活都比较富足,甚至来历朝历代百姓所苦的徭役都不会对这的子民造成影响。

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修士跟妖族人比较少,也比较狂妄,很难被压迫。

那么真正做苦力的劳动力是谁呢,一般都是别国的流民。

西游记中小国林立,有国王对下熨帖,也有国王已经被妖怪取代,要百姓每天进贡童男童女,这样的妖怪国王,能治理好国家就奇了怪了。

于是他们的子民一个劲地往外跑,补充了东华国所欠缺的劳动力。

听徐元梦的话就知道,其他农场主可没有高长松这么好心,还给人吃住,他过得实在是太艰难了。

高长松蓦然,长叹一口气。

世道如此,或许,他应该立一个靠经商拉动各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小目标。

虽然,他还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

*

眼见人手充足,高长松给观音菩萨布置了一个新任务。

分配他去自己搭建好的大棚种短期蔬菜。

观音:???

他不理解,沉默寡言的自己究竟是如何被注意到的呢?

温室技术在汉魏时期就登上历史舞台,前几年高长松也在乌斯藏实践过。

他小心翼翼掀开硬纸板门,从门缝里挤了进去,带领人参观时,不忘输出些老祖宗的科技心得。

“这温室大棚叫做‘纸屋’,顾名思义,整间屋都是纸搭建而成的,这年头纸可是避寒好物,民间贫穷人家冬天都穿纸裘避寒,比麻衣保暖多了。”

说到这,高长松幽幽叹一口气,如果人人能穿上棉服就好了。

观音所扮演的流民也难得流露出忧色,他尊名为大慈大悲观音菩萨,消除人世间的苦难与消极情绪属于他的工作范围,这要是不动容,就是违背本心。

进入温室后观音发现,室内温度比室外高不少,不说如春天一般温暖,也很暖和,他踟蹰着问出第一个问题:“这是什么恒温的法术?”

现在法术都比较粗糙,譬如取暖手段,修士们只能想到手搓火球,囿于时代限制,他们创造法术都很没有想象力。

高长松:“非也,纸屋地下修建烟道,就像是冬天的炕,本应该更暖和,只可惜纸屋漏风,总会泄漏进丝丝寒意。”

观音的小脑袋上浮现起了很多问号。

炕是啥玩意?

乌斯藏盘炕队还未走进东华国的千家万户呢!

大棚中的土地湿润而肥沃,各类蔬菜种子早已排兵布阵,确保间隙合适,土腥味钻入观音的鼻腔,他拌肥料眼睛都不眨一下,这就更不可能嫌弃了。

高长松说:“我在乌斯藏时也建大棚,用于培养反季蔬菜,可这到底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即使长出来菜也蔫蔫的,光照不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