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2/3页)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乐户,只有会写诗的才子才能见得。

高长松不好意思道:“我先前不是帮过王莺莺吗?乐户彼此间讲究姐妹情,有她保举,名妓我还是能见得的,且武道会办得如火如荼,一些想博出位的妓子也愿意登场。”

这就导致高长松非常受欢迎。

当然咯,那些真正混出圈的才女名伶,人家是不屑于在大庭广众下表演的。

王莺莺就是上演影子舞蹈翻红的角妓。

钟离珺:“哦、哦……”

看他失魂落魄的模样,高长松心下不忍,解释道:“我也多忙,你也不是不知道,偶尔去听两回曲,都同你一起去。今个难得有功夫,不如一起去顽顽?”

听到这,钟离珺碎一地的心总算拼凑回来。

他琢磨着:的确,以十二郎的品格,不至于被莺莺燕燕迷晕了眼,而且他那么忙,哪有时间去勾栏听曲呢?

如果高长松知道他在想什么,一定会小声反驳:品格高尚跟爱看帅哥美女无关。

他故作大方道:“那就一起去吧。”

就算一定要去风月场,他也要跟着才行!

……

京畿的风月场所可太多了,据不完全统计,高端的青楼画舫起码有一万家,这还不包括暗门子。

人族出生的官妓较多,隶属教坊,妖族的一般是市妓,归州县管辖,统称乐户。

无论是乐户也好,官妓也罢,但凡是薄有名声的,都有一技之长,高长松要找的是女明星,所以率先排除那些擅长写诗词的女文人。

他的想法很简单,要么找擅长乐器的,要么找会唱歌的,善于跳舞的也成啊!

三个要素走在一起,那不就是大型舞台秀吗?

说是借此摸鱼,高长松也没那么躺平,四分之一半决赛的舞台,他隐隐有些想法。

咱这毕竟是武道会,跳个《踏歌》虽贴合百姓生活,却少了一丝锐气,正好,因大安娱乐业发达,很多舞蹈都迎合观众,有商业气息,舞蹈中融入了不少杂技、武术技巧。

譬如《剑舞》,就应运而生了。

他心中的no.1就是大型剑舞。

下午,高长松先带着钟离珺跟王莺莺碰面。

王莺莺年纪也不大,可这年头,三十岁就半老徐娘了,她分明还在青春年华,却不得不转职成藏于幕后的舞者,当然,她自己是很满意的。

她跟高长松她们约在一家水茶坊,是她姐妹经营的。

水茶坊设在一处清幽的街坊,门前车马稀,这气氛恐怕是刻意营造的。

走进白墙围档起的院落,先映入眼帘的是茂盛的竹林,脚下一排青石板路,通向隐藏在竹篱笆后的院舍。

高长松“哇”了一声道:“很有氛围感,里面怕不是什么才女大家吧?”

王莺莺比较淡定,她跟高长松唠嗑道:“是也不是,十二郎又不是不晓得,咱们大安就流行清幽寂静的风格。”

高长松说:“我看狐族、翼族都挺奔放的……”

打扮得特别花枝招展。

王莺莺却说:“那也要看风格,翼族也有穿着素净,喜好清雅的。”

青瓦白墙搭建得小屋在竹林后若影若现,他终于看见了其他人,年轻的学子一身素色衫袍,从别的方向而来,看见高长松他们,还颔首作揖。

高长松注意到钟离珺一直很沉默,本着照顾他的心,扭头跟落在他身后的钟离珺道:“你看过的建筑风格都怎么样?”

钟离珺努力回想道:“都挺素净的。”

又憋回壳子里,不说话了。

高长松看他这样,干脆放慢脚步,跟钟离珺一块儿慢悠悠地走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一会儿说这里竹子很密,韵味十足,一会儿又说听见了隐隐的歌声。

钟离珺认真道:“你若喜欢,我们回去也种些竹子。”

高长松一想,真有些心动,竹子是好东西,别的不说,起码有笋可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