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4/4页)

趁这几天,高长松带高翠兰她们落实了一下房产,三人的反应各不相同。

高香兰的表现出人意料,她竟然是选择困难人士,自己挑选时,这也好,那也行,看了半天,眼睛都快变成蚊香圈了。

高玉兰是数据派,她绘图绘习惯了,又懂得将数学用于生活,从大小、阳光朝向、价格等各方面综合计算,精准选出她心中性价比最高的。

高翠兰是最无所谓的,她觉得哪套都好,看其他人喜欢。

这粗糙的性格,还真适合修仙,高长松想,怕是让她去荒郊野岭住上几天,都很乐意。

结果,高长松还是买了西市一千四百贯的商铺。

装修不用担心,古代的房子可没水电之类的说法,扫除干净就能打柜子搬货品,长安的百姓急着来高长松这买酒,高长松也希望早点开张。

这不是说他就不卖货了,东市的酒肆、城内的大小酒楼,走货量都很大,高长松给的价格比粟特二道贩子便宜,他们买的时候都欣喜若狂。

不多时,高长松这的白酒就被瓜分一半。

剩下才是他准备进商铺慢慢卖的,反正来买的都是散客。

如此说来,想要经营方便,他最好在长安城附近开个小作坊,跟着一同酿酒,这样哪怕不能辐射周边城市,也保证在长安城内自给自足。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高长松面前有无数的问题待解决,譬如店铺开张,譬如制作罐头等等。

他可没忘记自己在孙大圣面前立下的誓言!

钟离珺就是这时候找上门来的,门童离开没多久,高长松就从观内冲出来,脸上洋溢着笑容。

那笑容实在是太灿烂,钟离珺看着,只觉得自己的心收紧了,他嘴角悬挂着淡淡的微笑。

“十二郎,许久不见。”

看着还挺淡定。

高长松对钟离珺很热情,在他看来,钟离珺对他帮助太多,是他最好的朋友。

两人分别不久,却有说不完的话,高长松分享从乌斯藏一路东行的经历,钟离珺则说自己降妖过程中的新发现。

最后,他积极提出,他家族在长安的房产多,西市也有铺面,如果高长松要用,千万不要客气。

高长松听后自然十分感动,但考虑他已经买了新铺子,只能惋惜拒绝。

钟离珺听后略有些失落。

可还没等他失落许久,就听高长松道:“却有一事要麻烦钟离郎君,你家可有熟识的匠人?以陶匠为佳。”

他是为了烧玻璃作准备,高长松研究了一下,认为烧玻璃跟烧陶器有异曲同工之妙,遂想找手艺人。

眼下尚在唐初,未制定严格的匠籍制度,这年头的匠人跟平头百姓区别不大,不存在一旦入匠籍,世代为匠人的说法,人还是很自由的。

譬如乌斯藏的铁匠,自己开店做小生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陶匠没铁匠那么自由,这与窑的设立有关,且不说官窑,每一座民窑辐射范围都挺广,自由的匠人往往为民窑的所有者雇作长工,多年为一家服务。

从这角度来看,想找脱单的陶匠真挺难。

钟离珺也不问高长松原因,他深知术业有专攻的道理,生意上的人,他不懂,可帮高长松找人,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钟离珺自然愿意帮他。

他却想不到,自己这一番帮助,为高长松做罐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