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3/3页)

*

高长松的目的地是类乌齐的牧场。

古格附近有好几座城,分别是察雅、八宿、类乌齐、左贡、桑昂。猪八戒所驻扎的福陵山就在左贡附近。

都是城,发展程度却不一样,古格在丝绸之路沿线,又是入唐的必经之路,发展很好,当地百姓过着农耕的生活,但类乌齐等地区,地形不那么适合耕作,百姓也比较穷困,他们多半过着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

不是说半农耕半游牧不好,历史上的吐蕃就凭借这样的模样,在保存游牧民族机动力的情况下又有较好的后勤保障,这才能跟大唐干这么多次架的。

当然咯,在西游记的世界中,乌斯藏是绝对不可能跟唐打起来的。

高长松先前还想着干脆办个牧场,经过深思熟虑,觉得实在有些多此一举,他还不知道会在乌斯藏住多久呢!且论放牧,他完全就是个门外汉。

他决定与类乌齐这的牧民达成合作,直接购买羊毛,正好最近天寒,羊肉十分紧俏,他相信对方是愿意把刮完毛的、赤条条的羊直接卖给屠户的。

货郎将高长松家的豆腐与酒带入类乌齐,当地人放牧,好饮酒,他们买不起纯度高的,就买掺水的。

曾打过交道的货郎武亚夫给高长松推荐了一名为葛尔赞的牧民,他养了一大群本地的高原绵羊。

跟葛尔赞攀谈后才得知,原来高原绵羊的羊毛在这还是有些市场的,羊毛可以用来搓绳子跟缝补帐篷。

当然,比起贩卖羊的价格,羊毛只能算添头。

类乌齐这的牧民家庭体量比较大,听武亚夫介绍,一个家庭只有养到三百到四百头羊才能算比较富裕,且对他们来说,一直维持这饲养量是比较难的,一个冬天过去,羊群就会减员不少,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不少牧民改去耕作。

耕作所得相对来说更有保障。

葛尔赞拒绝以开元通宝作为交换方式,他用羊毛换来了酒、布匹、粮食与各类酱菜,近几年粮食丰收,粮价普遍低,因此他要了更多的布匹。

他不知道高长松收羊毛要做什么,那不是葛尔赞关心他,他身上有着草原人特有的淳朴,又因为同是乌斯藏人,对高长松他们和颜悦色。

他承诺高长松,会帮助他收其他牧民的羊毛,价格还是按照他们刚才说好的定。

高长松欣然应许。

倘若说他现在有什么担心的,就是怕自己村上的织毛袜速度跟不上,哎,恐怕要动员附近村落一同来做活了。

工作告一段落的高长松回到高老庄,是时候正经地谈妹妹的上学问题了!

作者有话说:

钟离珺:吃白食的我开始焦虑了,必须要干家务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