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4/4页)

高长松只好老老实实做糖漏,等了快一个月打开,才得到了糖霜。

其实颜色还不是很白,只有靠近封泥的才跟现代白糖有点像,下面的则是淡黄色。

不管怎么说,他终于得到了进步时代几百年的白糖,高长松还思考了一下,有这玩意儿他何止是发财,真带到唐国,唐高祖必须给他封个官当当。

这也是说说,他现在并没有想把划时代技术直接拿出来,这要是直接拿出来了,他应该就移民不了了!

改善伙食用用吧,做完这批就先把糖提纯法给封存了。

保险起见,糖罐他都存空间里,随身携带。

有了糖后,高长松卤肉的所有调料就都齐全了,这玩意儿卖得比东坡肉贵,谁叫八角跟糖都挺值钱的呢?主要是后者,得付他劳务费!

因为有糖,卤肉饭只能跟高长松买,村店不供应,高家三姐妹最近也沉迷吃这个,高长松做了好多。

其实卤肉跟饭比较搭,但由于他们这稻米产量太低,价格太巨,高长松全换成了面条。这回面条不叫汤饼了,他用的是干拌面,改叫索饼。

李林同吃得稀里哗啦,有点乐不思蜀的味,他一边扒拉碗还一边跟王四感叹:“这山野小村的吃食不输长安。”

王四郎比较中肯:“调味有余,精巧不足。”论摆盘肯定没有大酒楼的好啊。

几碗面一吃,李林同又在高老庄呆几天,这回他是真想通了,来跟高长松辞别了。

结果不出所料……

“我欲回长安。”

高长松跟王四一样松了口气,回长安啊,这就对了,别的不说,起码安全。

而且,这样就能请他帮自己一个忙了。

高长松给李林同塞了一封信,委托他带给钟离珺。

李林同自然满口答应,他问:“还有要带的吗?”

正是他这么说一嘴,高长松猛拍脑袋道:“坏了,把师门忘了。”

哎,不行不行,复制粘贴一部分内容吧,师傅要知道我没给他写信,肯定要哭了。

作者有话说:

*本赋引自苏轼的《猪肉赋》

——————————

高长松:写信ing

#留守的松松与外出打工的钟离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