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5页)

这群缉事番役其实有个更加响亮的名字,看过热播剧《长安X二时辰》的观众对此估计都很耳熟——不良人。

在唐代,还真有这职位,一些人认为,不良人跟捕快可以划等号,实际上不良人只能算是捕快的下位,甚至比起正经官职,任不良人更像是一种徭役制度。

原因很简单,不良人并非人人都能当得的,只要干这一行,那出身肯定是地痞流氓,但又因这些地痞都属于平头老百姓,也不能一直服役下去,因此过几年不良人就会迎来一次大换血。

从这角度看来,当不良人竟是半强制性的。

不只是左居正,流窜在唐国各地寻妖的道长都常跟不良人打交道。这群人本是流氓,又擅长逞凶斗狠,跟三教九流都混得很熟,想打听消息找他们准没错。此外因这群人自己都是犯法的行家,对于那些违法的勾当、奇诡之势嗅觉都很敏锐,如果人犯法了他们去缉拿,定事半功倍;如果遇见妖魔之事,是人不可接触的,他们也蹿得比谁都快,毕竟在市井讨生活,如果嗅觉不灵敏,说不定都被人敲闷棍了。

不良人混居的地儿就那么多,要不然就是蹲在酒肆面前讨浊酒,要不然就是在衙门后门晒太阳。这群人有些像城管,但乌斯藏的国王没那么好心给他们单独建衙门分配房舍,就让一群人跟着捕快混。捕快自恃身份,又不跟他们同流,刀枪一横把人关外头。

左居正也没大摇大摆冲进衙门,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他虽不算初来驾到,却也是个外国人,且道士在佛国,混不开不是正常的吗?想着高长松跟大部分酒肆都有合作关系,便直奔酒庐找人,有过一面之缘的酤酒郎君给他指路,说不良人成日在哪个小酒肆厮混云云,于是他又去找。

一伙不良人,三五人吧,歪七扭八地席地而坐,喝得是米酒,大早上却像醉得不清醒了,有的靠着墙,有的干脆半躺,这模样说他们不是流氓都没人信。

这家摊着实是小,一干瘦的老头守在摊位后,也不怕不良人。

倘若左居正有闲心多问几句,便会知道这老人曾是不良人的头头,别人若说是七分油滑他就是十分,违法乱纪的勾当服役以前真没少做。听说也是卸任了不良人后洗心革面,凑了几钱开酒摊,往后大凡是服役的后辈都来他这讨酒吃,也算是有固定收入。

左居正是有心找不良人打探消息,可这群人都痞惯了,看见穿宽袖长袍的道士,不去戏弄一番都对不起他们的本职,怎么可能配合他打探消息,听完左居正的来意就笑开了。

“什么大虫?你这小道莫是要打虎不成?”

“甭说是山虎了,就这小胳膊,能拧得过你爷爷几个?”

那酒铺的老头或许看出左居正不一般,可他也没有兴趣提醒年轻的后生,只等他们自己栽跟头吃亏,他盘腿坐在铺上,一边吃茶一边看热闹,好不高兴。

左居正看这群人不配合也不恼,他也是习惯了,长安城里的不良人看见和尚道士都跑,地痞们可没有做好人的习惯。在那儿他找这群人就像是猫抓老鼠,也要费一番功夫。

他甚至在心中感叹乌斯藏的番役质朴,直接就送上门来了。

随后就是一番拳脚交流,又因这地偏僻连捕快都没有引来。

左居正自己也挨了两拳头,但都是蛮力,兼之他有灵力护体,并不怕这些拳头。

结果就是他把不良人打得鬼哭狼嚎。

左居正不大会做人,所以他想不起来打一棍子还要给一颗甜枣,没说请他们喝碗浊酒,只是摆出了一副“这样就能好好谈话”的脸,再问他们哪里有大虫。

不良人中领头的称秦五郎,他憋着口气想:都给你打成这般模样,若再回应了,真是面子里子一块丢了!

于是闷声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