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3/4页)

也不能说是问题吧,钟离珺嘴皮子很溜地报出一串菜谱,什么“毛豆腐、豆腐乳、烤面筋、红烧山猪肉……”一口气报完后,他差点流下晶莹的口水,偏偏还有外人,小声呲溜后道,“他都爱吃。”在内心感叹,‘哎,恨不得以身代之。’

听起来好美味哦!

……

那上巳节,高长松在干什么呢?

他当然是在不同的地方看同一片风景啦!

高老庄上,上巳节活动还是很单一的,原因是正值春耕,绝大多数村人要去种田,当然咯,他们也不是不庆祝,一大早就一个猛子扎进绕庄而行的溪流中。

他们都是庄稼汉,没那么多讲究,都说上巳要沐浴以除邪气,那不就好好洗洗?

流觞曲水也被踏青所取代了,说是踏青,其实是小娘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带见风长的小孩到田埂里瞎跑,他们那处处是青,处处是郊外,哪儿都可以享受野趣。

高长松家比较讲究,杨晨跟蔡元光他们邀请高长松,参加流觞曲水活动,高长松问了下,可以带上仨妹妹吗?他们一口答应,还说要带上自家的弟妹。

虽说高门大户会讲究男女之别,可他们一不是高门,二高长松的妹妹们也太小了,贾宝玉林黛玉小时候还一起玩呢,她们远没有到可讲男女的年纪。

黄千里极力要求高长松带上乌云,高长松一口答应了,还说要带一新的异兽来,那也是他们家的一份子。

最后只有陈子航不出门,他自己在家里,快乐无比,出门才要了他的命。

高长松想了一下,出门前摸了一瓶自己才弄好的蒸馏酒。

他点科技树点得没什么顺序,东一榔头西一棒的,但比起机械,他对吃的兴趣更大,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他道修得也不错,不说有呼风唤雨之能,强身健体还是没有问题的,眼下他的力气比唐代有名的大力士还要大,再加上皮糙肉厚,做活不在话下,前段时间他画图,跟匠人一起把古法的天锅弄出来了。

天锅是古代酿酒设备,专门用来做蒸馏酒的,中国发展至元代末,就有了比较成熟的蒸馏酒技术。本来,《天工开物》中是肯定没有天锅做法的,谁叫高长松买的是后天补齐过的版本呢,酒这么重要的制品,书里不可能没有收录,他鼓捣了一两个月,把天锅做好了。

做好之后他也不从头酿酒,那是之后的事,高长松眼下做的,不过是将市面上能买到的清酒、浊酒提纯。

唐代的酒度数很低,跟现代的米酒差不多,清酒是贵的酒,颜色清澈,浊酒卖得便宜,颜色是绿的,高长松猜浊酒里有很多微生物。

无论是提纯清酒还是浊酒,都能让其中的酒精含量变高,他试过,一口下去,嗓子里像是燃起一把小火,还怪烧喉咙的。

对喝低度数酒的唐朝人来说,这其中的刺激绝对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而且!

高长松的眼神犀利,一旦他能够大批产蒸馏酒,到长安做胡商的日子就指日可待啦!

还有什么能比卖酒更挣钱的吗?

*

杨晨先前跟高长松他们说过,玩过流觞曲水后,他们要一同上船赏景,上巳这节日,跟船舟脱不开关系,发展到后期,人们甚至会竞渡,此外还衍生出船上观百戏等游乐活动。

他们会顺便在船上把饭吃了。

论理说来,上巳要在河上泛舟,可惜他们这没有河,只有湍急的江,只能赏江景啦。

高香兰她们也换上了适合春日的衣服。小孩子长得很快,别说是去年春天,去年秋天做的衣服都嫌短了。高长松手上有布坊,做衣服容易,让熟悉的婶子帮小孩儿裁几套就成。他也会带高香兰她们去镇上的铺子,那儿的衣服显然更精美,哪怕给了布匹也要收不菲的手工费,高香兰跟高玉兰本就懂事,听后执意不肯,说穿什么都是穿,何必如此。高翠兰还没有发言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