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3页)

金池长老打那珍宝袈裟诞生起便垂涎于他,甚至亲自上门拜访张匠,谁知对方一眼便看透他的本性,如同顽石一般死犟着就不愿将袈裟给他。

金池假意离开了,待回观音禅院后却发了好大一通火,他身边的小幸童各个胆大包天,都敢放火烧唐僧了,区区一个匠人哪里会怕?

小猫咪因形似乌云豹,被取名为乌云,他也是个野性难驯的,平日里总要出门觅食打牙祭,也不知是哪日,他出门归来,就见张老头子倒地上,脑袋后面给砸了个大窟窿,气若游丝。

哪怕他化成人形找医者来救了,也没救回来。

乌云见喂自己二十来年的老头子去了,没感觉是不可能的。他本是大妖之子,自诞生之日便在山中修炼,随人溜号下山,可是他第一次行叛逆之举。

这山下的小日子,他过得倒是愉快,张匠人对他好,不仅给他蒸小鱼,还会拿梳子给他梳毛毛、按摩。在街头巷道城墙上踩猫步时,也总听人叹他毛皮漂亮。

乌云听后总会得意地翘起小尾巴,此时若有人来他脊背上撸一把,他准会拱起后背,喉咙里发出“咕噜噜噜噜”的低吟。

乌云:嘿,那可真舒服。

如此在人间界浪了二十年,他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地方,人人都爱他、敬他,若他跑别家把那些藏头露尾的老鼠吃了打牙祭,那家人定欣喜不已,还会毕恭毕敬地给他送蒸好的小黄鱼。

他想:人真怪,我不过是填饱了肚子,他们竟还要谢我,真是群蠢蛋。可这被供着的感觉真不错,难怪总有妖往人间界跑。

他父辈曾跟他絮絮叨叨说了不少人间界的故事,什么青丘山的狐狸跑到人间界与帝王相爱,哪怕是爱死爱活做了妃子,待露出狐狸尾巴后还给是一命呜呼了。

他没记得一命呜呼的部分,只记得对方跟人间界地方亲亲我我,吃香的喝辣的成分了。

乌云想,他没穿绫罗绸缎,也不需要那些,只要日日有小黄鱼吃就成了。

在如此温情的环境中活了二十来年,乍看张匠受此祸,他自是大惊,先是循着气味找到打了张匠的那伙贼人,将他们打得头破血流。

这年岁,头被打通那就没命活了。

乌云还不解气,拽起打头的衣领就问:“袈裟去哪了?”

他家被翻得一通乱,衙役来了当即便道是贼人是为谋财,果然最宝贝的袈裟丢了,乌云当时气急,想人没命了也无法,他已在那拘人魂的无常臂上咬一口,若张爷爷跑快些应该是能走的,哪怕是去喝碗孟婆汤,也得等宏愿完成不是?他既在此家住二十年,若不报恩,有损妖族的品格。

于是眼下第一要义便是把袈裟寻来。

然而那领头的哆哆嗦嗦半天道;“给……给人了。”

乌云张牙舞爪道:“给谁了?”

谁知此人两眼一翻竟昏死过去,至于其他贼人,一个能答乌云问题的都无,只能让他很恨离开了。

又过段时间,他从路过的虫鱼鸟兽口中得知,此地闻名的金池长老开了回鉴宝会,炫耀自己才得的宝贝袈裟,打听“由金丝、银线、蚕丝”织成起,他就知是自己寻的那件,于是又化身为人,自称张匠子侄,要将此袈裟寻来。

那小幸童一听他来意,当即知来者不善,可谁让他那条街的邻里热心,还报官说袈裟丢了,论理来说是要还给苦主的。

饶是他们跟官府上下关节都打通了,此时将找上门的苦主轰出门外也于理不合。

于是想了个法子跟他和颜悦色道:“这袈裟是长老花大价钱寻来的,施主之心我虽是知晓的,却也不能让长老功夫白做了不是,这样,我们长老心善,买这袈裟时花金30锭,若你能花同等钱将袈裟赎买回去,便给你。”

当时报这数字是因觉得这白身小子,是拿不出这么多金的,变相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