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3页)

高香兰高举新鲜的艾草,尖头都快戳到高长松鼻孔里了,他赶紧后退一步,看高玉兰有样学样地举起菖蒲,而年纪最小的高翠兰则晃了晃脑袋,展示她簪在耳边的石楠花。

高长松:“……”

你是真不怕那股味儿啊!

高香兰道:“都拿回来了,婶子给了我们好大一把石楠花,说是摘来的不费钱,送去的豆花豆腐已上他们桌了。”她又说,“婶子还喊我们吃角黍,我把翠兰拉走了,没吃。”

看来高香兰是一个非常会克制自己的小朋友,她自觉拿了人家的石楠花已很不好意思,哪能吃人家家的角黍呢?

这角黍就是现代的粽子,高长松在唐代已经安家俩月多了,这也就到了农历五月,他来的时候是农历三月初,北方还是有些冷的,眼下一日热过一日,很快就要入夏了。

*

进入农历五月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过端午节,其实从四月底各家就陆陆续续开始准备了。

乌斯藏的汉化程度很高,不同于历史上的吐蕃,他们现在的国王对唐热爱非常,几乎成为他们的属国了,你若从唐国来,进入乌斯藏,不去看那些颇有佛教韵味的城镇名,,甚至都会认为,这是长安附近的小村落。

节庆也是如此,他们基本上是跟着唐走的。五月初五的端午本是纪念屈原的日子,他们也过得有模有样。乌斯藏虽说在历史上吐蕃的位置,河流不如江南鱼米之乡那般多,却也不是没有,眼下大点儿的城镇都是依水而建,就连高老庄都依靠支流保证灌溉,这真是朴实的属于小农社会的智慧。

高老庄的小河流无法支撑龙舟,古格镇附近的却可以,于是到五月初五这天,附近村庄的人大多会汇聚于城镇,享受每年只有一次的龙舟盛会,小商贩也会挑担前往,卖自家的小产品。

上月,高长松的新户籍终于下来了,从明年开始他家的永业田也会减半,可无论如何,他终于有了在城镇合法经营的资格,否则哪怕你是挑担在古格镇卖自家生产的水灵灵的菜叶,一旦被巡逻的捕快查到,那轻则罚款,严重的话也是要蹲几天号子的。

可见唐代的法律还是很完善的。

无论如何,他是准备端午龙舟会去搭个临时摊位卖东西的,至于占好位置需要的打点,这两天他还得给衙门孝敬。

想到这高长松几乎要流下宽面条泪了,可恶,人家穿越都是一做生意就成,发散一下王霸之气众人就被折服,到他这里怎么会如此写实,这跟说好的穿越生活不一样啊!

话是如此,生活上的艰辛却不能跟小朋友说,他先蹲下来给高香兰他们依次在发揪上系上五彩的丝线。

这是唐代的端午风俗,无论是大人小孩都要在身上系五彩丝,有延年益寿的寓意在,一般情况下大人会系在臂膀上,或者系在手腕上,小孩子的话可以系的地方就多了,没看见村里的小孩,无论是只留了一小根辫子的男童,还是留长发的小女孩辫子上都垂着丝线。

到了高翠兰,高长松看她跟发丝纠缠在一起的石楠花,选择帮她系在白白胖胖的藕臂上。

等系好后又打发三人出去玩玩,高长松正想着晚上把竹筒糯米饭蒸上。

*

这唐代的端午风俗,有的跟现代肖似,有的却不同。

高翠兰他们从于四娘那拿来的菖蒲与艾草都是高澈坐奚车从镇上拉回来的,他们村集体搞批发,每家都要买,让高澈作为代表走一趟。

家家户户门口插菖蒲跟艾草这很好理解,五月以后就是夏天,到了夏天难免有蚊虫叮咬或者食品腐烂,这个时代的人普遍认为农历五月后“邪疫”颇多。

无论是熏艾草,还是以菖蒲做剑挂在门口,都是起到了消除时疫,除恶务尽之用,喝雄黄酒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