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吕家人(第3/4页)

七部的出勤车别管内里装载了啥黑科技设备,外表那都是统一往平平无奇方向看齐的;考虑到本地任务要下乡,老魏特地开了辆外观灰扑扑的面包车过来,往村路边上一停,完美混入本地人开的农用三轮车、小面的、小皮卡之中。

停好车,两人步行走到了季思情认识的苗族嬢嬢家门前。

G省是少数民族大省,在外省人眼里似乎走哪都能看见异族风情,但实际上吧……除了部分旅游景点,大部分苗族同胞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日常生活习惯都跟汉族人差不多,年轻人除了逢年过节基本上也不咋穿民族服饰、怎么舒服怎么来,甚至不少苗人连苗名苗姓都为了外出务工□□件方便改成了汉名汉姓。

与季思情的老妈王金花是手帕交的这个苗族嬢嬢就跟汉族婶子没啥区别,季思情走到她家门前时,这个外表看去约莫五十来岁的妇人正站在家门口台阶上一面刷手机短视频、一面用放在院子里的洗衣机洗衣裳。

“诶,小思情?咋个跑到我家来了。”季思情一进门,苗族嬢嬢便立即放下脏衣物、熟练地把手机塞进围腰布口袋里,欢欢喜喜地迎上来,“你妈来没得,啊哟,这个是哪个?”

“嬢,这是我同事,魏哥,我和魏哥出来办点事,路过附近顺道过来看看你。”季思情笑着把来的路上顺路买的一袋子水果零食塞过去,“这个给小白白的,她回家来过年了不得?”

“来就来嘛还带啥子东西!”苗族嬢嬢按习俗推拒了两下才收下,热情地招呼两人进屋坐炉子旁边烤火,又麻利地拿了瓜子花生、糖果干过之类的出来待客。

围着G省人家常见的、带铁盘子的煤炉子坐着寒暄了会儿家长里短,确认苗族嬢嬢家里没得旁人,季思情便赶紧问正事:“嬢,这段时间乡头(乡里)有啥子新鲜事不得?”

“啥子算新鲜事?”苗族嬢嬢意外地道,“以前和你妈吵过架、让你妈没摆得成摊子的那家姓吕的倒大霉了算不算?”

季思情一愣。

她这些年一心一意的想赚钱、进了七部后心心念念的惦记着转正,要不是苗族嬢嬢提醒,她还真忘记了这事——鸡场乡上和她老妈有矛盾的那家人,不就是姓吕?!

她小学的时候老师们都夸她学习成绩好,老妈王金花一度动过乡集的时候辛苦点来赶乡场卖粉面、多赚点钱好给她攒学费的心思,而离镇上最近的乡集,就是鸡场。

这事儿没成,是因为鸡场乡这里本来就有户做粉面裹卷生意的人家不允许——本来乡集卖吃食主打的就是一个薄利多销,谁家也不会喜欢多来一个竞争者。

一想起这事儿,季思情便立即回忆起……当年她跟着老妈来赶乡集、尝试着摆摊卖粉面的那一天,来老妈摊子上吵架、喊老妈滚蛋的那户姓吕的人家,那一大家子家庭成员里面,确实有一个年纪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姑娘——难道当年那个女娃儿,就是吕燕萍?!

回想起这些,季思情连震惊都不用扮,本色演出就行:“真的啊,那个吕家?他们家出了啥事?”

苗族嬢嬢一肚子的八卦就等季思情接话,立即兴致勃勃地道:“你晓得的嘛,吕家人是咱们鸡场乡一霸,这些年么政府管得严了他家不敢张狂了,早些年头啊,啧啧,凶得很——还不得你的时候(你还没出生的时候),他们家就是该着(应该被)拉去枪毙的车费路霸!”

“后来严打嘛,车费路霸当不成了,他家就仗着人多势众在乡上搞批发,你本地人去卖菜也好、外地人来兑(批)菜也好,价钱好多都是他家说了算!”

季思情眼睛瞪得老大……原来那一大家子人不准别个来乡集上卖粉面都是小事,大头还在车费路霸欺行霸市上了?!

苗族嬢嬢显然早就想和外头人好好说这爽快事了,不用季思情搭话追问就喜气洋洋地道:“也是他家作了啷多年的孽,报应算是来了,吕老者(老头,方言里面不大尊敬的用词)前个月去收烟叶子,从山上滚落下来摔死了。白事办了七天,抬棺材上山的时候吕老大摔了一跤,你猜怎么着?居然就这么巧,他脑壳碰到吕老者的棺材,就啷个砸死过去了、脑花子都砸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