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季思情(第3/3页)

好处是自由度高,收入不会被平台克扣;坏处么就是客单不稳定,没客源的跑腿基本就跟无业游民是一个概念。

“女儿啊,你现在来也是赶上好时候了,前期最难最苦逼的时候我跟我哥俩人都熬过去了。”范舟感慨地道,“你是不知道,刚开始的时候我跟我哥到处去发小卡片、发传单、厚着脸皮到底找人加微信,最惨的时候好几天一单生意都没有,闲得抠脚皮,腿毛都不够数……”

季思情哭笑不得地看着这个娇小玲珑的甜妹儿死党一口一个脚皮腿毛,嘴里虚应着是是是。

半小时后,季思情骑上小电瓶、戴上安全帽,嘟嘟嘟的赶回东明区。

贵安市太大了,一个区就有她老家小镇的几倍大,说是同城跑腿,但要跨区跑肯定扛不住。

像范家兄妹的跑腿帮,就是分开来跑,一部分人跑一片城区;季思情住在东明区,自然是回东明区等接单最妥当。

刚骑着小电瓶进东明区,范舟那边便效率极高地给她分派来个客单:去大十字步行街帮人买奶茶。

同城跑腿的收费其实是要比外卖平台的配送费高的,但平台会分区域,超过区域的就不配送,不差钱的客户想消费超出平台配送范围的商品又懒得出门,就是跑腿员的生存空间了。

第一次接客单的季思情心情有些小振奋,风驰电挚地杀到步行街排队买了奶茶,又嘟嘟嘟地送去了下单的客人家里。

奶茶刚送到,范舟那头就把这单的跑腿收入打了过来,还提醒道:“思情,现在这个时段客单比较多,东明区的单子大多集中在大十字那一块,你不如先别回家,在那附近等等,等会儿应该还能有单做。”

季思情立即骑着小电瓶倒回步行街。

没过多久,范舟果然又发来了客单。

步入同城跑腿这自由行业的第一天,在死党范舟的照顾下,季思情陆陆续续接了六个客单,赚了一百多块钱,都跟她在老家镇上卖一天小吃的利润差不多了。

虽然她高中后就没来过市里、对东明区的路线不是很熟悉,但在这个手机导航能精确到小巷子的时代,并不算什么大问题。

直忙到深夜十一点,没活了的季思情才美滋滋地骑着电瓶返回她租住的安居园小区。

回到出租屋内,饥肠辘辘的季思情杀进厨房,开电磁炉煮挂面。

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再没有比挂面更经济实惠的了——菜场称的散装挂面一斤只要两块八毛,够季思情这种高高大大的女生吃上三顿;加点菜叶洒点葱、再拌点辣椒面,算下来一顿成本只要一块多钱,比泡面划算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填了肚子,确实有点儿累到的季思情懒了一下没刷碗,草草洗漱就倒到了床上。

不知睡了多久,季思情朦朦胧胧中听到猫扒拉碗的声音。

哐啷,哐啷的瓷器碰撞声,一下下地响。

忘记喂猫了?

睡得迷迷糊糊的季思情撑起眼皮,习惯性地起身。

撑着胳膊坐起身,季思情忽然觉得哪里不对。

她又没在老家,屋里哪来的猫?

季思情顿时警觉起来,抬头看向客厅。

这套小小的两居室里只有她一个人住,当然没必要关卧室门。

借着从阳台窗户洒进屋里的淡淡月光,季思情看见……有个干瘦的人影侧对着卧室门,站在客厅里。

一条胳膊微抬,正有节奏地、缓缓地扒拉方桌上那只没刷的脏碗。

哐啷,哐啷,哐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