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心各异(第2/3页)

在老太太和贾政的一番关心之后,林如海才说了这次来府上的目的

“今天中午我们家管家说贵府打算派遣宝玉到江南去?”

老太太立即点了点头,问女婿:“你觉得宝玉该不该出去见见世面?”

见世面是肯定要去的,林如海在理论上并不反对贾宝玉这个时候出发。特别是能出去干点儿活儿,知道点儿民生艰难,总比在屋子里面读三年五载的书要强。

“我是同意宝玉去的,只是去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回来?不瞒老太太说,宝玉读书的进度比江南的一些孩子要落下来不少,这些天来四书学起来略微有些吃力。读书这种事儿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他要是去的时间长了,不如我修书一封让他拿着书信到金陵城去找一些大儒,先暂时跟着人家读上几个月的书,若去的时间短了,那就不用费事,我给他多布置一些功课,让他在读书之余有闲暇的时间去金陵城内外好好的看一看。那边有一些江河湖川还是值得一看的。”

贾政立即说:“妙啊!如海打算的妙啊!”

林如海微微一笑,不觉得受到了夸奖,这是小孩子出门必有的流程安排。再说了,人家的小孩子都是每年出去个一两趟,没有走那么远,多多少少的看一看附近的风俗民情,也见识一番外边的事情。哪里像荣国府这样把孩子圈在家里面儿十几年没出过门儿。

这样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出门的事儿不是什么好事儿。而且养育男孩子也不能像养育女孩子那样精细,衣食住行唯恐委屈了,让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不像话!

宝玉毕竟不是林如海的儿子,他也管不了那么多,所以林如海直接问贾政:“二内兄是如何打算的?是让他去的时间长还是去的时间短?我就是来问问时间,好给宝玉安排课程。”

贾政并没有比林如海早收到消息。甚至林如海收到消息的时候,贾政还糊涂着呢,并不知道要将宝玉派出去的事儿。

这个时候林如海问贾政,贾政是回答不出来的,只能看着老太太。老太太淡淡的回答了一句:“这事儿是宝玉他娘操心,回头我问问再跟如海说吧。”

对于林如海来说这也不算白跑了一趟,毕竟见了见女儿,父女两个又一起陪着老太太吃了一顿饭他才回家去。

至于王夫人夫妻两个私下里面商量的时候,王夫人态度非常坚定的要让宝玉去一趟江南,并且信誓旦旦的说了宝玉的舅舅就在江南。

贾政是这么想的:金陵那个地方毕竟是老家,而且还有不少的亲眷在那里。在金陵老家荣国府也是有房子的。并且前些日子分家的时候,老太太做主把以前历任主母的嫁妆分给了二房。也就是说,二房的产业大部分是在江南的。如果宝玉要去一趟江南,让宝玉提前查看一下也是可以的。

夫妻两个虽然目的各不相同,但是其结果导向都是一样,都是决定了要让宝玉出去一趟。

于是大晚上王夫人的丫鬟金钏就来找王熙凤,开始要人要钱要东西。

金钏嚣张的时候比宝玉身边的丫头还要气盛,早些时候王夫人还在当家,金钏儿连姑娘们都看不起,对待王熙凤这些少奶奶们也就是面子情罢了。那时候脸上笑嘻嘻地,一转身就敢对着这些主子们翻白眼。

这两年,不仅王夫人有点儿难以扭转自己的身份,连她身边的人也是,最明显的就是这个金钏儿。

王熙凤根本没见这丫头,让平儿出去应付。

平儿听了要的东西,一开口就说:“咱们家现在日子过的艰难,这一次南下是一点儿银子都不带的,要是坐船的话,船资咱们在这里付。到了江南去,就算是甄家不给钱也饿不着宝二爷。毕竟咱们家在金陵那边还有土地房子和人口呢。我记得那边还有二太太的陪房在看房子,宝二爷又是小主子,去了之后他们哪里敢让小主子受一丝一毫的委屈,自然是处处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