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成色(第2/2页)

宋濂捋着胡须道:“你最近的文章我读过了,长进不少,但是辞藻还是有些过于华丽了,以后应当注意。”

吴伯宗乖巧的应是,朱标在一旁乐呵呵的看着吴伯宗,此人确实有些东西,并不是只知道读书的呆子,知道了他的身份,也不与他攀谈,就是表现了下自己就告辞了。

等他领着两个朋友离开后,宋濂捋着胡须说道:“有些长进,但还是鲁莽了,他自认表现的不错,但最后可能变成自作聪明。”

朱标点点头,若是他今天心情不好,又碰到人来卖弄聪明,自然会对他印象不佳。

不过朱标也理解,太子储君就在眼前,难免想要展现自已一番,他既然本身就文采出众,又是宋濂的世侄,朱标怎么也当给几分薄面。

朱标笑道:“既然吴伯宗都看了,那就再看看郭翀吧。”

不一会郭翀就被领到了这里,他听说是宋濂要见他,赶忙整理了衣衫就走了过来,宋濂亲切的问了他几句,郭翀的应对也很不错。宋濂最后鼓励了他一番后就让他回去了。

朱标和宋濂也转身准备回宫了,路上宋濂说道:“郭翀年轻,才学有余而气度却有些不够,加上这个长相,恐怕难得状元之名了。”

朱标此时正在反思自己,本来见了吴伯宗也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在见过郭翀后对比一下子就出来了,跟学识没有关系。

但是说实话,就是吴伯宗也没有给他什么惊艳的感觉,无论是长相谈吐还是气度。

朱标以前没有发觉,像宋濂、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杨宪等人都是相貌堂堂,武将们长相或许粗旷了些,但是一身气派也是舍我其谁,威仪不凡。

其实朱标跟全天下最优秀的一批人呆习惯了,现在遇见这些科举士子倒是看不上眼了,他们没有几十年的磨砺。

朱标表示很失望,难怪没有听过洪武朝科举出过什么惊艳的人物,这届最优秀的俩人在朱标眼中也很一般了,上限也就是六部尚书之类的了,远不如杨宪胡惟庸,更何谈李善长刘伯温。

朱标叹了口气,宋濂也听出他的失望之意,开口道:“科举也并非代代有人杰,吴伯宗郭翀之流就很不错了,好好磨砺未必没有成长突破的空间。”

朱标也只好点点头,确实是他期望过于高了,宰辅之才又岂是那么容易出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