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家·族(第3/3页)

温润眨巴眨巴眼睛:“啊?”

“还啊?”张寅恨铁不成钢的告诉温润:“知道为什么,九门提督衙门没判刑,就一直关着人吗?因为人家一直在喊冤叫屈,外头也有人在花钱打点,只要大将军府松松口,那边就赶紧放人了,不过你家要是松口了,那就证明人家跟你们家可是有点啥关系,你们之间不清白,那大将军府的名声可就有了瑕疵。”

京城这么大,天下那么大,并不是人人都知道,他们夫夫俩的神奇经历。

都够编一本书的啦!

温润还不知道,自家的“拒亲”引起了这么多的事情。

原来这事儿归到了九门提督衙门管,可九门提督这个位置上的人,是个受气包啊。

能住在内城的哪个不是皇亲国戚、高官显贵?有点事情就找九门提督衙门,有点事情就找九门提督衙门。

大到温润这样经常“找衙门”抓骗子的,甚至还有人家丢了小妾宠姬的,也要九门提督衙门的人来处理,处理不好再往上找,六扇门里有专门处理这些案子的能人异士。

小到家里老爷子喜欢的狗狗、老太太心爱的猫猫丢了,也找九门提督衙门的人,要找回爱宠的也有十好几家呢。

温润这算是大事了,很多人家都关注。

只是没想到,大将军府是真的硬“刚”啊,一个攀亲的都没成功。

“你们家里也有?”温润好奇地问他们。

其中一个人苦笑道:“有!”

“那你家是咋办的?”温润瞪大了眼睛。

“能咋办啊?”那人家是本地京都的原住民,前朝的时候就在这里居住,后来本朝更加发达,家中是三品高官当着,族中也有那么十几个人,大大小小的官员不少呢,也算是本地旺族之一了。

族规订的严格,家规更是严苛。

全族的男孩子,六岁就要启蒙,八岁必须上学堂读书,哪怕是女孩子,七岁之后也要读书识字明事理,不能当睁眼瞎。

男孩子十五岁开始就要科举;女孩子十五岁及笄之后就要定亲。

男孩子及冠之后如果不考个秀才,那是要受到惩罚的;女孩子最晚十八岁出嫁。

各种族规家规一大堆,就这,都没能约束住族人。

这位算是个名士了,先帝年间最后一批进士里就有他一个,名次不高不低吧,好歹同年不少,比如张寅这样的,也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之辈。

他们家官场上有人,文坛上有他,挺好的了。

不过也因为如此,被人钻了空子。

就像是王玫跟温润说过的那样。

族里的一位族叔,头一个媳妇儿病故,没留下孩子,续娶了一个难产,一尸两命。

第三房媳妇儿是个商户人家的女儿,一肚子的心眼儿,将族叔把在手里,倒是替族叔生了个儿子,娇惯的不成样子,如今在家学里混日子。

族叔一辈子碌碌无为,突然之间就发达了,他家那独生子,花钱也大手大脚起来,没等族里人惊讶呢,他这位族叔突然认了个闺女,那闺女长得真是如花似玉啊!

然后带了钱财来找族长,要求修族谱,给他闺女上族谱!

谁家女孩儿上族谱啊?都是男孩儿上族谱好么!

娶进门的媳妇儿上族谱,女孩子除非是重大事情,比如说家里就一个女孩子,将来要坐产招婿,立女户,才会给女孩子上族谱。

族叔的要求被光明正大的拒绝,随后又给族长家的夫人送礼,连族长的小妾都有一份厚礼,想让族长过继他那新认的闺女,然后选秀去。

“后来我们才发现,那是个南边儿某个富商精心培养出来的女孩儿,奔的就是选秀这个事儿来的,人家过继过继的,就奔我家来了,我家官阶够,且家里没有合适的女孩子,更有家族庞大的人群作为后盾,一旦有什么事情了,我家能不护着她么?谁让她是以家族的名义进宫的呢?别的不说,她要是刺王杀驾,我们全族都得掉脑袋!以后人家用这个理由威胁我们,还不得乖乖听话啊?”那人叹了口气:“我那族叔钻了牛角尖儿,觉得女儿入宫选秀是一条光明大道,还一个劲儿的四处钻营,最后族里没办法了,直接开了祠堂,趁着端午节,把他那一房那一支,从族谱上割了下去,让他们另立门户,连宗都分了,以后他们是落寞无闻,还是飞黄腾达,都跟我们没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