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南洋番(7)——占领热兰遮城(第2/3页)

但是彭阿大做梦都想要两百亩恩赏田。

有了这两百亩的恩赏田,他的六个儿子长大成人之后就不愁没饭吃。

正因此,彭阿大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把这份战功挣下,想到这里,彭阿大心下就一片火热,脚步也变得格外轻快。

不一会,彭阿大就来到了热兰遮城外。

热兰遮城不同于大明本土的那些城池,顶多只能算城堡,规模较小,城墙也不高,顶多也就三米多,还是倾斜墙面,都能爬上去。

在热兰遮城的外围有一道宽阔的壕沟。

壕沟内遍布着尖锐的竹刺以及尖木桩。

壕沟外还有低缓的护坡,用来保护城墙。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棱堡,可以有效抵御火炮的抵近直射。

但对于来自空中的轰炸,以及来自远程火炮的曲线射击,棱堡的防御效果就不佳,或者说非常糟糕,这一点从热兰遮城就能看出来。

热兰遮城的城墙及外围散兵坑被炸得七零八落。

到处都是冒烟的大弹坑,到处散落着断肢残躯。

彭阿大甚至看到了一个只剩半截身体的尼德兰士兵,居然还没咽气,看到彭阿大端着步枪缓步过来,居然还在脸上挤出了一副讨好的笑容。

很显然,这个士兵是希望彭阿大能够手下留情。

彭阿大却毫不犹豫的一刀捅下去,结果了这个尼德兰兵,这是仁慈。

踩过外围的散兵坑,再越过壕沟,彭阿大踩着倒塌下来的城墙缺口,第一个登上了热兰遮城的城头,然后终于看到了还活着的尼德兰士兵。

一个身上冒着烟的尼德兰兵正爬向一门红夷大炮。

看样子,这个尼德兰兵是想放炮,阻击明军的进攻。

彭阿大果断扣下扳机,一声枪响,尼德兰兵再没动静。

更多的明军士兵从缺口爬了上来,随即开始搜索全城。

最终,彭阿大他们在热兰遮城内找到了五百多具尸体,此外还有大量的断肢残躯,活着的俘虏却只有不到三百个。

然后,明军是零伤亡,甚至于就连一个负伤的都没有。

大明崇祯26年(1653年)二月,明军占领热兰遮城,毙伤尼德兰军一千三百余,明军本身无一伤亡,创造华夏军事史上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

……

军事占领热兰遮城并驱逐尼德兰人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的对宝岛台湾的开垦拓荒才是一个真正的挑战。

最主要的是人力不足,大明暂时还有没有能力对台湾实施大规模移民。

自从崇祯二十年以来,随着南京、杭州、扬州、苏州等大城市陆续设立妇儿医院,大明的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因而人口数量有了爆发式增长,但是时间太短,截至今天,第一波婴儿潮中出生的孩子也不过才六岁。

等到这一波孩子成人,至少还得十二年。

所以现在,江南本土的人力资源都不够,还要从倭地、朝鲜乃至于南洋买入劳工,所以根本没有能力向台湾移民。

但是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于是崇祯就想到了在台湾成立建设兵团。

不用太多,在台湾留下一团的镇兵就够。

崇祯派人把彭阿大找了过来,对彭阿大,崇祯可谓印象深刻。

“彭阿大,朕打算留下一个团的镇兵长期驻守在台湾,你能不能替朝廷带一个头?当然了,朕会给予你们最优厚的条件。”

“跟镇守倭地、朝鲜的镇兵一样,每人二百亩恩赏田。”

“你们也可以像倭地、朝鲜的镇兵一样多娶几房小妾。”

说到这一顿,又说道:“你们在岳州府的25亩恩赏田仍旧保留,等将来你们的长子成年后可以回去继承,当然了,你们除了种地外,也可以像倭地、朝鲜的镇兵那样,配合南洋商号设在台湾的分号捕捉当地的土著民以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