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成器(第2/4页)

“赵王不会用人,管我夏王什么事??”

“阿父身边人才无数,大哥身边门客三千,怎么到我就成了不会用人?甭管会不会用,先抓起来放在身边,迟早都能派上用场,对不对?”

刘良摇起了头,也不跟这厮计较。

不过,这竖子对人才还真的是挺执着的,宁愿先去人才,都不愿意先去见阿母,或许是想通过这样的行为让对方知道自己有多么重视他吧?

就在刘良暗自思索的时候,刘赐却叫道:“好了,停车,停车!”

刘良抬起头来,却是大吃一惊,因为,这里并非是太学,肯定也不是丁宽的府邸,因为他认得这里。

这里是,汝阴侯府。

刘赐叩响了大门,一人走了出来,看到刘赐,也没有多问,直接开了门,说道:“少……君侯就在内屋,我现在就去告知他。”

刘良站在刘赐的身后,一脸的茫然。

很快,夏候赐就走了出来,看到刘赐,他开心的拉起了刘赐的手,“你出来了啊?这次怎么这么快?董仲舒也出来了吗?”

“小小牢狱,岂能困住我这样的人呢?”

刘赐照常开始了吹嘘,夏候赐听的还挺认真。

很快,夏侯赐就看到了刘赐手里的东西,他脸色一变,摇着头说道:“我不能喝,快带走吧……还不曾出孝期……”

“我这也不是给你喝的,仲父在家吗??”

夏侯赐转过头,看向了过去大父所常待着的书房,有些恍然的说道:“他在的……我去禀告……”

“禀告什么啊,去找他便是了!”

刘赐直接搂着夏侯赐的脖颈,就朝着书房走去,刘良此刻却极为担心,因为汝阴武侯的逝世,这些时日里,汝阴侯一直都是在家里,不曾出门,正在孝期,你这提着酒就进去算什么啊……可刘良来不及阻止,这竖子就已经闯进了那书房之内。

这书房并非很大,四周都摆放着很多古籍,中间则是一个有了些年份的木案,而夏侯灶就坐在案前,面前还放着几本书。

刘赐有些愕然,没想到啊,有一天自己居然能看到夏侯仲父在书房里读书!

刘赐居然一点都不见外,直接跪坐在了夏侯灶的面前。

“仲父怎么读起书来了??”

刘赐拿起了面前的书,好奇的看了起来。

夏侯灶对他们的到来有些惊讶,却也只是一闪而过,他平静的说道:“这都是我阿父过去读的书,上面还有批注,闲来无事,便看一看。”

刘赐赶忙将自己带来的酒水放在了案上。

“仲父……我是来看望您的。”

“我与赐亲如兄弟,您家里出了噩耗,我本该是早点来拜访看望您的,只是前些时日出了点事,我为小人所害,故而无法前来……今日特意来找仲父,想请仲父吃些酒。”

夏侯赐茫然的看着他,有请孝期的人吃酒的吗??

夏侯灶也是狐疑的看着他,“请我吃酒?孝期可还不曾过……”

刘赐吩咐一旁的夏侯赐拿来酒盏,不在意的说道:“仲父啊,人活着的时候能让父母满意,让父母开心,好好照顾他们,这就是最大的孝顺了……人都不在了,说什么不能吃酒,不能玩乐,这叫孝顺吗?这不过是给别人看的而已,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孝顺……我知道您是不在乎这些的,您需要给别人证明自己的孝顺吗?”

夏侯灶板着脸,倒也没有开口否认他的想法。

刘赐举起酒盏,小心翼翼的向夏侯灶敬酒,说道:“仲父啊,我还年幼,或许无法明白您的痛苦,但是前些时日里,赐常常对我说,很是担心您的情况,他觉得您格外的消沉,都变得不太像是自己的阿父了……”

“赐真的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他对您的担忧,我们几个兄弟都是看在眼里的,不只是赐,还有我的阿父,您或许不知道,我每次去厚德殿挨……商谈大事的时候,都总是能听到阿父跟人询问您的情况,他也很关心您……仲父啊,汝阴侯虽然不在了,可还是有那么多关心您的人,我反正不相信,大汉的神行将军,常胜将军会一直消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