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这是太尉还是县尉??(第2/4页)

“太尉回来了??来,请坐!”

刘启乐呵呵的,无论是什么人,来到西庭国都一定会失望,如夏侯灶,还有那些跟着刘启来的吕姓官吏,唯独刘启,无论面对着如何困难的情况,脸色都没有半点的变化,稳如老如意。

比起他阿父来说,刘启的缺点很明显,他更加暴躁,收不住自己的脾气,也不太在乎自己的名誉,可是,这些缺点同样也是他的优点,暴躁的性格让他充满了魄力,没什么不敢做的,而不重视名誉则是让他可以不择手段的完成自己的目标。

“大王……种子都已经送到了。”

“那各地的情况呢?如何啊?”

“还能怎么样呢,就跟过去一样,不过几千人,唉……”

夏侯灶长叹了一声,脸色愁苦。

“大王你到底是做了什么得罪了陛下,能被派到这个地方来担任诸侯王……哪怕是北庭呢,北庭都有十余万民众啊,河西几十万,唐国齐国那都是数百万人口的大国……怎么到你这里……”

刘启笑了起来,“治理一个有百万百姓的国家,耗费了数年的时日,最终增加了几十万的人口,没有人会觉得惊讶,可如今我们治下,百姓不过六万余人,若是几年的时日,我们能将这个数量变成几十万人,那天下惊愕!”

“寡人就会变成天下闻名的贤王,而您也会成为类比酂文终侯那样的贤臣啊!这里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捞取政绩的机会也更大,这是一片任由我们施展才能的宝地,您怎么可以叹息呢?”

刘启这么一说,夏侯灶觉得他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那我们要怎么去增加户籍呢?要不去北庭国抢?或者逼迫百姓们多生子,不生子就施以肉刑??”

听到了太尉的如此良策,刘启也不生气,他认真的说道:“如今,就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淮阴侯在西边作战,所抓捕的俘虏和物资极多,寡人正在给仲父写信,给他讲述西庭国之贫苦,若是能稍微留下淮阴侯的一些战功,那对西庭国也是大好事啊,况且……寡人还准备组建商队,从这里出发,出西域来贸易……”

刘启认真的说着,又看向了夏侯灶。

“太尉啊,您是国内的名将,往后就请您来负责护送商队,运输战俘物资,我们可以帮着庙堂往淮阴侯那里运输物资,当然,淮阴侯自然也不会亏待我们……”

夏侯灶大喜,“你放心吧,我自会率领我西庭国大军,前往战场,让淮阴侯的北军也看看我们西庭大军之威!!”

刘启笑了起来,这就是他想让夏侯灶给自己当太尉的理由了,没别的,就是好糊弄,好说话。

刘启几句话,就说的夏侯灶满脸的得意,恨不得现在就带着西庭国大军去跟匈奴碰一场,对此,刘启的建议,别去,去了容易笑死匈奴人。

西庭国各方面都非常简陋,包括甲士们的装备,主要还是因为刘启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农耕上,全国的匠人都被他征召,停止打造其他东西,全力打造农具,国库的积累早就被他给用光了。

为了增加财政支出,刘启开辟出了一条新的商业思路,派遣太尉领着大军去周围抢劫盗贼。

有些时候,还得这位太尉去帮着其他小国做事,西域还有很多的外王小国,夏侯灶就常常被派去负责调解他们的纠纷什么的,给自家大国挣外快。

刘启还效仿着刘长的模样,不断的给中原写信,他的书信,不只是给自己的仲父们写,就连一些素不相识的大臣,乃至地方的名士大家,反正如今书信的支出也是西庭国的一个重要财政负担。

不过,刘启这么疯狂写信,也不是没有成果的,庙堂就增加了对西庭国的诸多援助,太子也没有忘记这位好兄弟,从唐国运输了不少的好东西,其中就包括两万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