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丈夫(第3/5页)

……

厚德殿内,刘长板着脸,翻看着手里的书。

赵佗笑呵呵的坐在他的对面,等着他看完书。

刘长是真的不待见这个老头,在得知他来拜见的时候,就给吕禄打了招呼,不要让这厮进来,就说自己有要事要处置,奈何,这厮老奸巨猾,居然说要在门外等候,如今寒冬逼近,天气越来越寒冷,吕禄也不敢让这么一个上了年纪的外王站在外头啊,进去禀告刘长,刘长也只能让他进来了。

刘长拿起了书,装模作样的读了起来。

只要自己表现出很忙碌的样子,这厮就会知难而退吧?

刘长不待见这厮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厮总是孩视自己!总是将刘长当作孩子来对待。

朕堂堂大丈夫,岂能被人当作孺子呢?

虽说自己这个年纪,在赵佗面前还真就是孺子,可这不代表这老头就可以哄孩子一样的哄自己吃肉!朕可是四个孩子的阿父!

跟其余大臣们不同,赵佗对刘长的态度是不同的,甚至连眼神都是,那种宠溺的眼神,刘长非常的不喜欢,大概也是因为这触及到了刘长最不愿意所回忆的一些事情。

“都说陛下博学多闻,勤奋好学,如今看来,确实如此啊……倒着读书,都能读的如此着迷……”

赵佗不由得感慨道。

刘长清了清嗓子,放下了手里的书。

“啊?是南越王啊?”

“您是什么时候来的?”

“在陛下吩咐吕禄勿让老贼入内的时候就来了。”

“咳咳,您来是有什么事吗?”

赵佗问道:“听闻陛下打算徙民实边?”

“是啊,朕确实有这个想法,大汉如今强盛,家家户户,人丁兴旺,按着尚书令晁错之言,光是在长安,就有四万余丁,没有可以继承的耕地,只能转商户,匠户,或者成为游侠……”

大汉的游侠文化,正是从余丁兴盛开始的,嫡长子继承者,不单是在皇室和诸侯国内,民间也同样流行,偶尔可能会出现偏爱次子的情况,可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长子继承家里的一切,给余丁给一些东西就让他自立门户,对大户人家来说,给次子们分一些土地,牲畜,让他们自食其力,倒也可以。

可若是贫苦人家,哪里经得起这样的分配?

别说给土地给牲畜了,给只鸡都算是兄长大仁大义。

大汉的人口从文景开始迎来了一次大爆发,那些什么都没有的余丁就得想办法来养活自己了,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当游侠了,在大汉,游侠对贵族子嗣是爱好,对底层百姓却是一种职业,他们寻常挣钱的办法是通过他人的供养,通常得先拜大哥,大哥吃肉,小弟们喝汤,若是混不到被贵族供养的地步,那就让寻常的商户或者有钱人来供养。

寻常百姓,他们是不动的,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仁义,主要就是农户动不得,毕竟剥削农户的事情一般是由贵族老爷们在负责,农户若是被游侠剥削了,那贵族老爷们去剥削谁呢??

你让贵族老爷们赏你饭吃可以,可你要去动他们的饭碗,你就是天下最大的游侠也没用,分分钟教你做人。

到了王朝末期,贵族老爷们换了个方式来剥削,就是把农户变成自家的农户,安心给自己务农,也不要种自家的土地了,到这个时候,游侠就可以随意去折腾农户了,不过一般到这个时候,农户也折腾不出什么东西来,若是你折腾的过了头,这些农户可能就得戴上黄色的头巾来跟你评评理。

在刘长说完之后,赵佗笑着问道:“那这个实边,可是往朔方,北地等地啊?”

“那是自然,实边不往边塞移,难道要往梁国移吗?”

“陛下可曾想过往南徙民?”

“往南??”

刘长茫然的看着赵佗,随即咧嘴笑了起来,“这又是为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