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倭在韩东南(第3/5页)

“可身毒那边未必会这样啊!”

“陛下不能因为商贾的一句话就进行判断啊!”

“对呀,所以这才找你来商谈啊,不然朕早就下令让周相来操办这件事了。”

冯敬抿了抿嘴,苦笑着说道:“陛下还得等一等,行人君还不曾操练好。”

大汉九卿,每一个所拥有的班底都是很奢侈的,负责外交的典客同样也是如此,他麾下的部门分为行人,译官,别火三令,加上在各地的郡邸长丞。其中这个译官令,就是负责王朝对外翻译事务的,译官令麾下有很多的译者,这些人精通不同地区的语言,文化,文字等等,在他们朝见的时候能担任翻译的要任。

可目前的译官里并没有会大夏语的,因此只能用那位西域商贾,冯敬已经准备招这位商贾在译官里任职,就负责大夏语这方面,同时,冯敬已经在各地寻找会身毒语的能人,准备都招进来。

对任何人来说,在九卿麾下当属吏的差事,那都算是美差了。

因为这次的事情主要是以大夏那边为主,因此冯敬要培养的行人军,必须都要掌握当地的语言。

可行人军要接受的操练很多,语言难关都不曾克服,还没有做好准备。

刘长并不慌,他笑着说道:“行人军可以继续操练,大夏像兰登那样的画工,就是最好的行人军啊!如果我们无法派人过去,那就让他们多派人过来!”

“最好是能在他们民间也掀起风波……”

“若是能找到一批身毒人为我们所用,那就更好了。”

“朕是不许大汉信奉鬼神,可人家国外的要相信,朕又能怎么办呢?管不着他们啊!”

冯敬皱着眉头,坐在一旁,也沉思了起来。

“这样吧,这件事,你稍微用心,这些蛮夷看起来都不聪明,你应当是能对付的,多告诉他们一些朕的事迹,你知道该怎么说的……让这些人尽快回去,对了,老师不是在西域吗?让他也帮个忙,若是能护送就送一送,别让这些人被匈奴人给干掉了……”

韩信此刻正在西域,负责对身毒的诸事。

说真的,若非韩信在西域,这些大夏的使者也未必能安全来到这里,韩信主动出击,将匈奴人游荡在西域门户边的爪牙都给砍断了,还常常以夏侯灶等人为先锋,抓捕在外头的那些贼寇和匈奴人,将他们当作奴隶来修建驿站,道路,沿路的驿站可以确保消息的流通,而道路可以让确保军队迅速赶到。

另外,韩信还派遣车骑主动出击,以夏侯婴为将,不断的试探匈奴人。

之所以要千里迢迢的将河西的夏侯婴调过来当将军,是因为他的儿子不给力,夏侯灶担任先锋,斩获极多,获得了大量的军功,结果得意忘形,宴席上喝多了,一言不合,便将前来庆贺的将军周灶给打了一顿,他打人的原因很简单,凭什么你也叫灶?

于是乎,他那费尽心思得到的军功只能拿来给他赎罪,稳步不前。

韩信认为这厮虽然勇猛,可是浮动太大,不够稳定,因此将他的阿父叫来继续担任将领,夏侯婴年事已高,却并没有辜负韩信的信任,一战所得到的俘虏比夏侯灶三四次出征的还要多。

而在阿父麾下担任先锋之后,夏侯灶就不敢闹腾了,眼睁睁看着阿父疯狂的获得军功。

卢他之笑话他:壮则未变。

夏侯灶只是得意的告诉他:阿父这是在给我办事呢,反正他这爵位食邑迟早都是我的。

韩信目前的职务,就像是大汉版的“印度先遣军总督”,是在为以后讨伐身毒做准备,韩信向来是重视情报的,他也组建了类似行人军的情报机构,不过,他采用的却都是西域人,尤其是那些与身毒人相似的西域人,主要是中原人在那边太容易被发现了,相貌差异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