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龙神与真人(第2/3页)

现在这位大明朝的至尊天子,就站了起来,身体紧绷,面目复杂地凝视过来。

嘉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位神龙。

主要是礼仪。

如果按照千年前神佛还在时,四大部洲皆重神仙,即便是东土大唐,观音菩萨现身时,都有“唐王礼拜,文武跪地”。

那固然是表达尊重与谢意,毕竟观音指点迷津,取大乘经三藏,超度孽苦升天,而现在龙女停歇大雨,使得京师免于水涝,同样是大恩,嘉靖是不是也该礼拜一下,更要让文武百官同时跪地?

他甚至真的有这个想法,祭天时皇帝依旧要拜下,只要能成仙得道,向龙女磕一个,固然心理上不太乐意,但也能忍下来的。

正在迟疑,就见李彦带着龙女,来到阶前,作揖行礼:“李时珍参见陛下!”

他先做,龙女随后跟着做,垂了垂头,清冷地道:“敖雪见过大明天子!”

“这人好大胆,面对陛下就作揖?”

“不,是他在带着神龙行礼,你们千万不要出去打扰!”

参见之意,是以一定礼节晋见上级,李时珍身为大明的子民,自是参见天子,但正常情况下,他显然不能就这般作揖了事,而是要跪拜叩首,不然专纠百官仪表言行的纠仪御史会立刻扑出,高呼失礼,将人拖下去杖责。

但现在没有人敢那么做,因为都看了出来,正是因为这位先行礼,龙女敖雪身为神佛消隐近千年后,首度现身的神龙,也向陛下率先行礼。

“好!好啊!”

关键的礼节问题解决,嘉靖眉宇间顿时涌出大喜之色。

当然最佳的情况,莫过于这位带着龙女,一起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但那确实不太现实。

嘉靖向来难以满足,此次却难得地满足了,长久的等待终于有了回报,一个月的等待完全值得,这位道君皇帝飘飘然之际,也拱手为礼:“见过龙神!”

他的姿态无可挑剔,左手为阳,右手为阴,右手抱左手,右手大指压左手大指,右手掌抱左手掌,向前伸出,如抱一鼓,是为万物负阴而抱阳。

这是用于平辈或友人相见的礼节,与龙女施行这样的礼节,就像是仙友互访,显然嘉靖将自己当成预备役的神仙中人。

不单是细节拿捏到位,嘉靖立刻开始封赏,要将关系确定下来:“朕久闻龙神降雨,润泽世间,此番尊神出世,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当尊封‘昭灵沛泽普佑龙王之神’,御制碑文,以时致祭!”

这个倒不是乱封的,历史上的龙被历朝帝王多次下诏敕封,对社稷风雨祈福。

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时期更是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到了明清连运河都有龙神,敕封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

相比起来,龙女这种不算大,但嘉靖显然准备后面加封,不断笼络,自是不能一步到位。

“怎么还没完啊?”

龙女其实根本不在乎,她就希望尽快结束这种被许多不认识的生灵围观的场景,下意识地看了看李彦,然后才点头:“谢陛下!”

嘉靖的注意力都在龙女身上,目光微动,立刻看向李彦:“李道医复苏神道,镇倭伏魔,于国有大功,敕封‘守静修真凝元致一真人’,赐玉带冠服,建真人府!”

此言一出,但凡对于道教之事有所了解的臣子,都露出诧异之色,陶仲文一直喜怒不形于色,此时都忍不住目光沉下,陶世恩更是脸色剧变。

真人可不是随便敕封的,最初的真人基本可以视作仙人,《黄帝内经》就有言,“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