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西军又降了(第2/3页)

两军的副指挥使石秀与吕方接到命令,再召集诸多将领,将十几封家书分发下去:“此番襄阳之战,有两个步骤,第一就是拿下襄阳城内的两万西军,以劝降为主,这些家书就是关键。”

众将看了后,啧啧称奇,石秀笑道:“我若是这些西军将士,看着这些情真意切的书信,也会忍不住思念家乡,弃械投降的!这信件要不要收起来,被我们看坏了怎办?”

张清笑道:“放心,这些都是复件,到时候射入城中就用这些,原来的信件,机密营则会派僧人送入城中,交予营中将士。”

众将好奇,有位叫龚旺的小将,极为崇拜张清的飞石绝技,趁机开口:“张指挥,听说现在燕京许多寺院,都派出了僧人,这些僧人不是闭门修佛么,为何愿意作为谍细呢?他们会不会被识破啊?”

“盛世下山敛财,乱世关门享福,丛林宝刹之区,悉为藏奸纳叛之薮,接下来该好好整顿了!”

张清想到那位曾经的吴参赞,如今的吴右丞手段,心头冷笑,淡淡地道:“僧人作为谍细确实有优势,在书院学习时,王上就教过,宋辽互派谍细的时候,都是僧人对僧人,不过王上也有言,虽然周边的国家普遍信仰佛教,却不可一概而论,真要遇到一个不理会佛教的,会吃大亏的!”

龚旺连连点头,另一位丁得孙则羡慕地道:“我等若能去书院进修,该有多好啊!”

徐宁笑道:“岁安书院的教导宗旨,就是有教无类,只要立功,如何不能入院进修?不过你们可听清楚了,夺取襄阳只是第一步,荆襄荆襄,那方腊占据荆湖,岂会坐视我们占据襄阳?一旦我等下城,他们必定倾尽全力来攻打,如何守住城池,才是此战的关键!”

丁得孙笑道:“此贼如何是我燕军的对手?”

张清脸色沉下:“你们莫不是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方腊绝不是一般反贼所能比拟,谁敢大意轻敌,置我军上下于险境,军法处置,严惩不饶!”

众将心头一懔,齐齐抱拳:“是!”

等众将散去,只剩下四位正副指挥使,徐宁再度开口强调:“我军实力强横,有些骄兵情绪是避免不了的,我等作为指挥使,却要时刻保持冷静,切不可盲目冲动。”

石秀知道自己确实有拼命的毛病,但如今地位不同,确实要耐住性子,抱拳道:“领命!”

吕方则想了想,提议道:“我军最不擅长的,其实是守城之战,倘若方腊率军来攻,恐难保城池,何不主动杀入荆湖,除此后患?”

徐宁微微一笑,将王令的具体文书递了过去。

吕方接过,不禁扬起眉头。

因为除了上面所说的两步外,还有第三步。

夺取襄阳,民兵与工匠将会抵达,将襄阳修成一座固若金汤的防守重镇。

如有必要,广信、镇戎两军继续南下,威慑荆湖!

……

襄阳城内。

刘法坐在衙门正堂之中,手中拿着家书,反复看了两遍,脸色十分难看:“那个僧人交代了么?”

亲卫道:“交代了,正是燕国派来的谍细,但这些信件……已经散到军营里面去了。”

刘法闭了闭眼睛。

他是宋夏战争里名扬的将领,首度崭露头角,就是在宋军被西夏击败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斩掳五百余、焚荡族帐万二千、获孳畜铠仗万三千”,一举扭转战局,此后屡屡激战西夏,先后斩首数千余级,威震陕西,被西夏人惊惧地称为“天生神将”。

历史上他出名的一场战役,这个世界并没有发生,那是公元1105年,在会州迎战西夏主力大军,一战破敌,将敌击溃后,渡黄河纵横荒漠,追击足足四百余里,斩俘西夏军万余人。

即便如此,刘法的下场依旧悲惨,由于不擅逢迎被贬官不说,后来更是被童贯威逼出征,遭遇西夏军围攻,力战而死,童贯还顺势将战败罪责推卸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