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吐蕃赞普遇刺事件的真相(第3/3页)

李彦淡淡的道:“证据本来是没有的,但你们做贼心虚,两次谋害一个人,反倒让我确定了证据的存在。”

高太监脸色再变:“谁?”

“沈巨源!”

李彦道:“我在出使之前,陛下赐予我旌节,曾有敕令,若发现使节团内有不妥之处,可先斩后奏,针对的就是沈巨源。”

“是谁在陛下面前进谗言,又是怎么说的,我并不清楚,但指向明显。”

“到了吐蕃王城,沈巨源又变成了行刺赞普的第一嫌疑人,每次嫌疑都有他。”

“两种可能,要么他真是贼人,要么他是贼人除之而后快的目标。”

说到这里,他看向杨再威:

“按照这样的分析,关于你身上的疑点,也就有了答案。”

“伪装成杨再思行刺赞普,你有两个目的。”

“第一是栽赃沈巨源,将贾思博封口事件,可能泄露真相的证据毁灭。”

“第二是将你的兄长,内卫机宜使杨再思,拉入你们的阵营。”

“正因为这两个目的,你才前后反复,态度不一,既要害他,又要保他!”

“这就是赞普遇刺事件的真相,我说的可对?”

杨再威的脸色彻底变了。

高太监深吸一口气,却又生出侥幸,上前一步低声道:“以李机宜的能耐,既然已经看出,却不先往沈巨源处寻找证据,而来此处,想必是记得《臣轨》之赐?”

李彦凝视着这位某人的亲信内侍,冷冷的道:

“我来这里,是给你们最后的机会,说,长安发生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