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如来动了?(第2/3页)

然后是本地的寺院,立好了一排排灯轮,丝绸锦缎缠绕,金银为饰,一排排十分整齐,当夜色降临,佛灯亮起,顿时霞光万道,一派超度之景。

就连平康坊内,都涌出了许多伎人乐户,咏唱佛调,走一路唱一路,袅袅婷婷的娇媚身影后面,追随者众,走到哪里,都有应和声此起彼伏。

这也是招揽生意,以后崇佛的可以专门点她们,一起探讨佛学,达成生命和谐。

至于朱雀大街上,中间的大道早就空了出来,等待如来佛像通过。

崇佛的百姓则位于两侧,默默祈福。

虔诚的早早就跪下去了,不断叩首,祈祷自己的愿望成真。

李彦一路看着,心中感叹。

要知道,这还不是迎佛骨,这还远不是唐朝崇佛最为严重的时候,就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完全可以想象,史料记载里那种,文武百官和豪族巨富争着抢着,施以金帛财富,四方百姓扶老携幼,争相叩拜瞻仰,有不少人甚至当场砍断手臂,截下手指,就为了表示对佛虔诚……

那种画面,才是真正的疯狂。

但在狂热的宗教氛围下,真的不稀奇。

相比起来,道教虽是国教,道士的地位还不算高,有名无实。

要等到历史上的六年后,李治才令道士隶属宗正寺,班列于诸王之次。

唐朝的宗正寺,是管理皇宗族事务的机构,皇帝将道士划归宗正寺管理,就是将道士视为自己的本家。

从那之后,道士的地位,才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到了后来的玄宗朝,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相较而言,李彦还是比较喜欢道教。

一方面是他内家练的丹元劲,难免有偏向,另一方则是道士坑上层权贵比较多,僧人则是上下都坑。

看到底层人民为了一个所谓来世梦想,拼命向泥雕木塑的佛像叩拜,甚至捐上微薄的家财,李彦就很不爽。

而下一刻,朝着城门开启的方向,山呼海啸的声音响起。

如来佛像被推了出来。

当那恢宏壮丽的佛像出现,别说崇佛的百姓一下子跪拜,就连内卫里面,都响起了不少祈祷声。

“佛祖保佑,驱我厄运!佛祖保佑,驱我厄运!”

其中丘神绩速度极快,双手合十,不断念叨。

“你该向我祈祷,而不是佛祖……”

李彦暗暗摇头,不过仰首看着那近二十米高的佛像,也不禁赞叹。

工匠们确实好手艺,如此脱空像移动出来,造成的效果是满满的震撼。

当然,这座佛像还远远算不上巨大。

历史上武周时期,武则天在洛阳建造了一座天堂,寓意至高无上之堂。

天堂里面,就摆放了一尊硕大无朋的佛像,高度相当于后世三十层建筑。

眼前这座,才六层楼高,那座拈指微笑的佛像,是整整五倍,微跷的一根小指上,就能站下数十个人,面带慈悲,俯瞰着芸芸众生。

后来被薛怀义一把火,将天堂烧得个干干净净,那座能与后世摩天大楼比肩的巍峨建筑,从建成到烧毁,寿命只有可怜的七年,佛像自然也毁掉了。

多少民脂民膏。

李彦思索之际,李治、武后、太子率领皇族和群臣,在一大批禁卫的护卫下,从朱雀门内慢慢走了出来。

为了以示对佛祖的虔诚,李治没有坐帝辇,而是和武后一样缓慢步行。

这种态度让百姓欢呼,又开始对圣人叩拜。

李彦暗暗撇嘴,仔细看向禁军,落在一位相貌粗犷,眼睛浅绿的胡人将领身上。

那就是安神感和安忠敬的父亲,昔日为李世民做贴身护卫的安元寿。

两人对视一眼,安元寿颔首致意,李彦遥遥回礼。

自从凉州迷案发生后,这位安氏族长也算是他的稳固人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