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就是报仇不隔夜(第4/5页)

朱厚照闻言,脸上的笑容敛去,同样神色变得凝重几分道:“朕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如此大胆,更是料想不到,偌大的兵部乃至右军都督府,那么多的官员,竟然上下一气,但凡是有点常识也该知道,边军将士杀入草原,但凡是同鞑靼人交锋,不可能一个鞑靼人都杀不了,他们竟然否定的那么干脆。”

朱厚照的话让李桓深吸一口气,忽然之间李桓不禁想起了原本的历史时空当中,朱厚照也曾率领数万大军同鞑靼小王子在边镇之地大战一场,双方加起来十几万大军厮杀数场,朱厚照更是借此一战逼退鞑靼小王子,使得鞑靼人数年不敢寇边,被称之为应州大捷。

然而就因为这一战是在文官集团竭力反对的情况下发生的,结果那些文官集团的官员们竟然在史书上记载,这一场双方出动了十几万人马的大战,双方死伤加起来竟然不过数十人。

而记载之中,大明一方只杀死杀伤鞑靼十六人,而明明是胜利一方的明军则是死伤五十二人。

这真实的记载于武宗实录之中,仔细想一想的话,这一份由文官集团所记载的双方战果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但凡是有脑子都能够想象得出,双方十几万大军足足厮杀了数日,大战数场,就连身为天子的朱厚照都亲自拎着刀子冲锋在前,亲手砍死一名鞑靼军官。

连天子都拼命的情况下,双方十几万人厮杀一场,竟然只死伤不到百人,这简直就是将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就是十几万头猪互相冲撞几场,死伤也不止这么多吧。

这些人连天子亲自坐镇的大战都能够视而不见,篡改天子的战功,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做的。

深吸了一口气,李桓向着朱厚照道:“承蒙陛下为边关浴血奋战的将士主持公道,否则的话,边关将士的军功,怕是真的要被他们给抹杀了呢。”

朱厚照面色阴沉的道:“朕会命刘宇、王阳明他们整顿兵部,绝不允许这等事情再度发生。”

从皇城拜别了天子,李桓出了皇城并没有直接回府,反而是直奔着锦衣卫衙门方向而去。

锦衣卫衙门

回到阔别数月之久的锦衣卫衙门,李桓的归来,顿时让锦衣卫衙门上上下下一众人精神为之一震,仿佛一下子有了主心骨一般。

大厅之中,李桓召见了锦衣卫一众官员,安抚了一众官员一番,然后将陈克、陈耀几人留了下来。

看着陈克,李桓嘴角露出几分笑意道:“派人去将关于于芳、陈炜他们几人的罪状取来。”

锦衣卫干的就是监察天下百官的活计,可以说天下官员有什么黑料的话,锦衣卫不敢说全都掌握,但是多多少少都掌握了一些把柄。

当然这些所谓的罪证把柄也不完全对,毕竟锦衣卫也不是万能的,有些官员无比谨慎,可能作恶不少,锦衣卫却未必能够掌握多少罪证。

不过身为兵部侍郎的于芳、陈炜等人发迹之时,正是弘治天子当政之时,这一时期,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都是夹着尾巴做人,以至于朝中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不将锦衣卫放在心上。

自然而然的,那个时期,许多官员行事都显得肆无忌惮,当然锦衣卫也在这一时期掌握了不少官员的罪证以及把柄。

如果说真的要将锦衣卫所掌握的朝中百官的罪证把柄拿出来的话,只怕朝堂之上还能够留下来的人就真的是寥寥无几了。

这也是为什么,明知道许多官员并非是什么好官,但是无论是李桓还是朱厚照都没有拿下这些官员的原因。

大明毕竟还需要这些官员来治理,或者说大明不想灭亡的话,那么就不可能一下将所有的官员尽数拿下。

但是不可能一次将所有官员拿下,并不意味着不能针对某些官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