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加料寻迹(第3/4页)

龙鹰硬着头皮道:“别的我还可以,但对五伦是哪‘五伦’,实弄不清楚,虽然读过几本书,却从未碰过‘六经’。嘿!小弟只是个不学无术的人,对由满腹经纶的人作出来的对联,难有同感。”

宋问讶道:“事实上范兄已毫不含糊地回答了郡主和独孤小姐的问题,且是不露痕迹。这副对联对纵情放志之士来说,确是保守。‘多情公子’侯希白有相同的评语!”关中小姐里看来最年轻的小姑娘雀跃道:“从未听曾参加过‘仙迹游’的人提及这些逸闻,我们是沾了郡主的光呵!”

众皆莞尔。

现在连对“范轻舟”有敌意的武延秀,亦知他非是寻常之辈。换过以前,武延秀哪会管你是谁,现在则谨慎多了。

宋问道:“请郡主到桌旁坐下,是这张椅子,秀珣场主坐的就是这张椅子。”

众人全体随宋问移返圆桌去,李裹儿大感好玩,在宋问指着的椅子坐下,糕点就在她身前的桌面上。

其他人自然而然围拢在她椅子的后方,对面剩下宋问一人。

宋问拍拍桌子另一边的两张椅子,道:“寇仲和徐子陵两大小子就坐在这处,见秀珣场主进入厅子,因没想过场主这么年轻,又看呆了眼,仍大模大样的坐着,直至场主指出糕点外形虽然丑陋,却是创意可嘉,两个小子方知场主来了,慌忙起立施礼,怪模怪样的。”

厅子内没人作声,尤显得场主府内这一角的和平宁洽。

在众人期待下,宋问道:“场主试吃了一口,那是她吃过的糕饼里最难下咽的,却不得不昧着良心赞好吃。”

众人忍俊不住发出满堂欢笑声。

李裹儿喘着气娇笑着道:“没可能的,你怎会知道呢?”

宋问自己亦笑得合不拢嘴,勉强忍住的道:“秀珣场主在晚年将平生之事录成三册书,名之为《飞马记》,主要篇幅集中在与寇、徐两人的交往上,传女不传男,只有场主方有阅读的资格,所以到今天,只有月令场主看过,愚生则是从她处得知的,郡主明鉴。”

李裹儿不依道:“我定要向月令算账,怎可以不告诉人家哩!”

武延秀道:“这么说,秀珣场主是慧眼识英雄了。”

宋问悠然神往的道:“寇仲豪雄,子陵洒脱,均为绝代人杰,谁能不见之心动。场主在自述里,曾多次提及与两人共患难历惊险的时刻,乃平生快事。与他们相处的日子,快至不知时日过,更感只有这样,才是真真正正享受活着的生趣。”

众人虽然感到他似看过《飞马记》般的样子,但都不好意思再就这方面问他。

龙鹰则是头皮发麻,隐隐掌握到商月令远比他想象中的爱玩,竟以这般奇异的形式,公然向他示爱。

亦只有他猜到商月令接着会说的话。

李裹儿不放过他,道:“范轻舟,你哑了吗?快代我们问问题。”

龙鹰叹道:“秀珣场主为何不嫁给寇仲,又或徐子陵,却做了宋家的媳妇?”

众人竖耳恭聆。

宋问道:“答案怕只有敝场主知道。坦白说,愚生也有向敝场主提出同一个问题,她叹息一声,着我在对面转房那副对联找寻答案。”

众人沉默下来,似明非明。

独孤倩然隔着几个人微俯往前,朝在另一边的范轻舟凝神望过来,道:“范先生又有何高见?”

这还是两人间首次的四目交投,感觉异样。

龙鹰不敢望向宋问,心惊胆战的道:“这是个充满伤感情怀的传记,目的在告诫后人又为女儿身者,千万不要重蹈她的覆辙。”

众人仔细咀嚼他的说话,沉默下去。

宋问白龙鹰一眼,道:“愚生负责的部分完了,余下的部分由小媚负责。各位请!”

李裹儿道:“我想吃呵!看怎样难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