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待父子两人一同用过餐,又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才送走了周记淮。

李湛德转头看向在窗前静立的周重邛。

他是跟着周国公爷十几年的老人了,自是有几分默契的,见周重邛往日里话不多,今日倒是难得的多说几句,可见是高兴的。

李湛德凑过去笑着说道:“国公爷,如今瞧见公子的样子您可算放心了?”

周重邛看着周记淮离去的身影,没有答话,李湛德也不为意,只煞有其事的说道,:“您这好不容易上京,公子又年岁正好,这终身大事——”

不怪李湛德紧巴紧的担心周记淮的婚事。

看看如今的国公府吧。

空荡荡的只有两位男主子,两人身边又都连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都没有。

说来,周重邛还不是国公时盯着他这桩婚事的人不少。

当初少年身份贵重、俊美无铸又深得先帝信重被委以重任,府内没有公婆兄弟和小姑子作妖,前程远大又没有拖累...

哪怕说的恶毒刻薄一些,边关刀剑无眼,万一周重邛有个意外,这偌大的家业和爵位还不是得落在他的夫人和后人手上?

这样看这桩婚事当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好姻缘。

但世事难料,先帝不久就因病故去,当初一时兴起提起的赐婚连个人选都没定就没了下文。

当今登基不久自然顾不上这件事,却不想周重邛久在边关突然连场婚事都没有就有了小公子,夫人是难产走的。

李湛德当初还在京城里操持庶务,一听消息,连夜选了奶娘就奔着边关去了。

难得当今竟也信任周重邛,让他坐镇边关。

这一坐镇,就是十多年。

边关不同京中的风花雪月,那是杀声震天,尸横遍野,连风都带着腥气。

热血溅得多了,人身上的血难免就凉了。

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变成了如今沉默寡言的周国公。

人安稳久了,当真是什么良心都能昧。

为打压武官,京中传言无数,什么脏水都敢往出泼,周重邛渐渐的从那个潇洒俊朗的美少年变成了残忍弑杀的刽子手。

仗着人不在京中,那是说什么的都有,李湛德当初听得消息时简直暴跳如雷,骂尽所有脏话也却无济于事。

后来,当今召小公子上京。

公子一日日的长大,翩然君子之风惹得无数人心折,国公爷身上的消息渐渐的就不重要,人们的目光被年岁风华正的公子吸引。

好在尽管父子两个聚少离多,但千山外水没隔断这父子之情。

周重邛回头看了一眼试探的李湛德,却意外的没出言喝止。

见状,李公公这可来精神了,只见他神情雀跃,滔滔不绝地如数家珍。

“如今京城里最出众的,那要数苏府、恭候府内两位嫡出的小姐。”

“她们二人并称‘京中双姝’,无论才学样貌那都是顶顶好的好姑娘,又都和咱们公子相熟。”

想着打探来的消息,李公公笑眯眯的说道,:“老奴厚颜说一句,如今这两位都还没议亲,怕是都有对咱们公子有那个意思。”

“还有,崔府的崔二小姐,温柔娴雅也是出了名的,被比作莲中仙子呢。”

“对了,还得说一说承恩侯府的姑娘,听说那位姑娘生的貌美却与众不同,竟精通马术骑射,和咱们公子还一同狩猎过...”

“若论身份,福宁郡主的年岁倒也正合适。”

.....

这话开头就没完了,一连串的絮叨听得周重邛揉了揉额头。

这般流畅的不打半点结扣,只怕这老货没少在心里翻来覆去的念叨,如今倒是一次吐了个干净。

“你倒是打听的清楚,焉知这些人都喜欢你家公子不成?”

闻言,李湛德毫不气馁的咧嘴一笑,:“这不是学的国公爷您,不打无准备的仗吗?”

“这些可个个都是好姑娘,您若是首肯了且公子也愿意,咱国公府劲往一处使,那还不得事半功倍?说不得后年的这个时候,您就能抱上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