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甚急!(第3/4页)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不是李祖升不想写,而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写。

吴王府里面有些不好的传闻在飘,隐约暗示李祖猗不识大体,为人浪浮,而且总是勾引吴王白日宣淫,没有大家闺秀该有的矜持。

李祖猗未必如传言中那样,但看得出来,吴王府里某些女人忌惮她家的背景与实力倒是千真万确。李祖升很是担忧这些,却并不想将其告知河北家中。

正在这时,李希宗次子李祖勋走进来,行了一礼问道:“父亲,阿姊写信回来没,能不能推荐我过去建康那边当官?”

李希宗听到这话就一肚子火,不过依旧没有发作,只是将李祖升的信递了过去。

李祖勋如获至宝,看完后大喜道:“父亲,这还犹豫什么啊,孩儿也想过去做官!现在什么局面都是明摆着的!”

“住口!慎言!”

李希宗厉声呵斥道,李祖勋讪讪退后一步,不说话了。

“高欢现在仍然握有不少兵马,掌控一方朝政,你何德何能,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他?”

李希宗对着李祖勋大吼道。

比起稳重的长子李祖升,次子李祖勋为人就跳脱得多,而且性格贪婪冲动,不足以托付大事。时常令李希宗失望。

高欢的势力现在确实元气大伤,甚至用将近分崩离析来形容也没差太多。

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刘益守雄踞一方,兵精粮足,幅员辽阔,他当然可以瞧不起高欢,那确实没多大问题。可赵郡李氏怎么能瞧不起高欢呢?

不过李祖勋的话倒是提醒了李希宗,河北的人心,确实变了。或许底层百姓还是那样,谁到河北来,只要不像葛荣那样倒行逆施,他们都觉得无所谓。

但河北世家子弟,如李祖勋般想法的人不知凡几。

“去操练兵马吧,河北估计大战不远了。”

李希宗沉声说道,没有过多的解释什么。

事关生死,李祖勋也冷静下来,压低声音问道:“父亲以为梁国会攻河北么?”

这话其实问得很没水平,因为梁军在荥阳与虎牢关屯扎重兵,在洛阳也让当地人组织了一支郡兵守城,并让彭乐守河阳关与北中城。已经布防完毕。

梁军只要愿意,一夜便能过黄河到河北。这点距离,跟火烧眉毛差不多,哪里有什么攻和不攻的区别呢?

李祖勋应该是指梁国会打灭国之战,而不仅仅是在说字面上的意思。

“应该不假。”李希宗微微点头说道。

听到这话李祖勋吓了一跳,连忙出去组织自家私军操练,脚步匆忙。等他走后,李希宗这才轻叹一声。

他刚刚说了谎,因为怕不成器的次子以为河北无事,故意放纵自己。

其实李希宗觉得刘益守应该先攻蜀地,再入关中,从关中出来取河东与并州,最后再打河北,这是军事上的最优解。

不过现实情况可能不允许。刘益守不是皇帝,他要拿到灭国之功来行禅代之事,先灭一国乃是必然。这是权力斗争的必然规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有句话叫夜长梦多,真不是在乱说。

只是刘益守会先灭谁呢?

李希宗也知道,陷入困顿,艰难盘踞在易攻难守的河北,几乎摇摇欲坠的高欢与东魏,显然是上上之选。

但无论如何,刘益守也应该先拿下蜀地,打通进入关中的突破口,同时扼守住关中入荆襄的缺口,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具体怎么操作,还真令人不好猜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刘益守会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失策,谁也说不好。

当然了,这些话就不必跟李祖勋说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赵郡李氏枝繁叶茂,在这里并不是只有他们一家人姓李。赵郡李氏其他房的人怎么想,会做怎样的选择,只能说人心隔肚皮,哪怕是同族,也要保留几分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