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新生代崛起(第3/4页)

……

“高欢五万大军,在长社城附近扎营不走了,但他们的目的,显然不是固守长社,而是想一路打下来,打到淮河边上再稳固防线,以淮河为界。”

于谨找了根树枝,指着墙上的大地图说道。他从长社返回悬瓠,对前线的情况最是清楚不过了。

“河水快冻住了对么?”

刘益守抱着双臂问道。

“是的主公,高欢在等待河水解冻。冬天进军那是在找死,靠牛马拉车,是无论如何也支撑不起来五万人所需粮秣的。”

于谨微微点头道。在座的都是打老了仗的人,自然知道目前的形势如何。

河流封冻,就不要折腾了,对大家都好。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防守的一方极为有利;反过来说,对于进攻的一方来说,要打进来,或许有奇袭这种说法,然而也就一锤子买卖,有进无退了。

要么赢,要么死,输了连全尸都没有。

“如果你是高欢,你会怎么用兵?”

刘益守反问道。

“主公,高欢怎么用兵,谁也说不好,但河南的态势,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兵力充足的情况下,打法人人看得到,选择不多。”

于谨无所谓的说道,他才懒得猜高欢怎么想呢。

河南四战之地,自古便是战乱不断,具体的打法不知道,可战略态势早就被人研究透彻了。

只不过,知道怎么玩是一回事;能不能玩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此话怎讲?”

刘益守虚心求教道,独孤信与赵贵也是看着于谨,想听一听这位在前方驻守了好几年的老资格怎么说。

“从北方南下攻河南,无非是几条路线而已。

第一条,走陈庆之当年的路,从汴河与睢水一线南下,不过那样最后打淮南去了。与我们关系不大,这个就不用说了。

第二条,从荥阳出发,或者干脆就从黄河边的汴口出发走汴河南下,再走蔡水到项县,这条路的好处是可以绕到南颍川郡与汝阳郡的侧后,坏处便是一路人烟稀少,除了水路外,行军与补给都很困难。

第三条,荥阳南下到京县再到密县,通过洧水南下到汝南郡。这条路是线路最短,人口最稠密的一条路。

第四条,要先占据阳翟,并以阳翟为后勤根基南下。这附近都是山地且与荥阳之间道路阻塞,并不适合作为出兵地点。

第五条,也是最后一条路,便是南颍川郡北面的襄城郡(平顶山周边)直接南下了,魏国在这里有一支边军屯扎,但四面无援,背靠大山,不提也罢。

当初我们也没有闲心去处理掉他们。

总的来说,如果高欢要选,第一条偏离正路,第四第五条都是山地,只能以第三条路为正,以第二条路为奇,正奇结合方为上策。事实上,高欢如今走的便是第三条路。

但是,河南这个棋盘,你不进来的时候觉得似乎只有几条路,你进来以后,到处都是破绽,前后左右哪里都不安全。

后续要如何打这场战争,还要看高欢是如何应对,我们再根据他的动静来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个具体如何操作,末将就不太了解了。”

于谨一番话算是把战场态势说明白了。

高欢若是从荥阳出发,甚至是从长社出发,他的选择不多。但是打进来以后,则四面漏风,对交战双方都是如此,很考验两边将帅的指挥水平。

“主公,我们手里的边军,主要都是郡兵,麾下精兵不多,不善野战,守城还可以。如果要击败高欢,还是需要中枢能派遣一支精锐过来。

之前于将军的大胜,有些运气成分,不可复制。我们不能把高欢也当成高岳,现在魏军肯定不会跟之前一样不长脑子抢劫了。”

独孤信沉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