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静好(第2/3页)

裴青抱紧了他微微叹道,“再不会了,再不会了……”

第二天是一个小晴天,京城的新生孩儿做了满月之后,女儿要抱着孩子到娘家住对月。小外孙第一次随母亲到外祖母家过门,俗语就叫“出窝”。所以宋知春昨天就回锣鼓胡同张罗去了,裴青亲自把这娘俩送到了岳丈家大门口,看着里面的人出来接着了,才骑马去衙门上值。

宋知春站在影壁前亲自给小外孙女肩上搭了五彩花线,颈上挂了一串指尖大小的银坠,以示祝愿外孙女长命富贵。等把行李都安置妥当,又吩咐丫头们退下去后,才抓着女儿的胳膊上上下下一番打量。

见珍哥和小妞妞都安然无恙,才轻吁了一口气道:“昨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花厅里我看见你急匆匆地出去,那时人多嘴杂的,就不敢贸贸然跟着你。裴青嘴巴又严,竟是一点都没有吐露风声,还连连催促我跟你爹回来准备你住对月,我就知道这里头肯定还有事!”

傅百善想了一下就把事情一一叙述,宋知春听得一阵后怕。

忙把小妞妞抱在怀里仔细看,见孩子睁着一对大眼骨碌碌地乱转,看不出一点不妥的样子,一颗心才放下来恨道:“这样歹毒的女人害了自个的丈夫不说,还准备害别人,老天爷怎么还容留她在世上蹦跶,怎么不一道天雷下来狠狠劈死她!”

傅百善就冷笑道:“我那弓~弩射她一个对穿,还把她踹进了池子里,心想我就是不杀她也活不过第二天。还是裴大哥说莫脏了我的手污了我家的园子,后来的事情他就全盘接手了,想来徐玉芝也没甚好日子过,就没有继续追问!”

宋知春一想也是,女儿如今是当娘的人了,由女婿出面处理这件事更好。便转而说起另外的事。起身在背后的四顶门高柜里取出一只匣子,笑道:“这是寿宁侯府的李夫人给孩子准备的满月礼,她说我们两家是通家之好不在乎那些虚礼,所以昨个就没有拿出来!”

傅百善接过来一看又是一座庄子的契约,心中不知为什么忽地一动,还没想明白就略过去了,有些为难道:“我成亲时那位李夫人就给了很丰厚的添妆礼,还将颉芳楼划在我的名下。虽说是看在娘和爹爹的面子上,可我总感觉受之有愧一般!”

宋知春原先也是这般想,委实不想女儿跟寿宁侯府有太多的牵扯。

可是女婿干了这个行当,又是在京城一处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这女儿女婿都年青,背后都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帮衬,真要遇着事了少不了要人家时时照拂。既然如此索性大大方方地来往,也省得有心人看见了嚼舌根子。

她拿了个银铃铛在小妞妞面前逗弄,不在意地道:“这庄子在南山脚只有丁点大,只是个夏天避暑的地方。你爹说也值不了几个钱也没什么出产,就是景致宜人是个玩耍的地方,你放心收下就是了。下个月李夫人的小儿媳要生第三个孩子,到时咱家还上想等的一份厚礼就是了!”

傅百善始放下心来,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却不得其法。

在娘家住对月,这一习俗是让嫁出去又生子的女儿,再回娘家感受一回父母的恩情。说是住一个月,也有住三五天半个月的。宋知春收拾了一处朝南的厢房,又备了新帐子新褥子,大部分东西都是女儿惯常用的。傅百善见了少不得要跟当娘的撒回娇,倒惹得宋知春好笑了老半天。

到了中午,傅百善才见老爹形色匆匆地赶回来。秋后虽然一早一晚地虽然凉快了,但是中午的日头还是有些摄人。傅满仓脚底全是黄泥,在屋子外边拿水洗脚边笑道:“……收了好多番薯,个个都是又肥又大,已经派人往平安胡同送了几箩筐,蒸煮煎炸都是好的。“

宋知春母女笑得不行,傅满仓越发兴致来了,坐在凳子上比划道:“还沿着山头沟谷栽了百来棵丈高的樟树苗,等小妞妞长大了,我就砍了这树给她打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