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虎皮(第3/3页)

让陈溪更惊异地是时隔三天之后青州衙门果然发出告示,说因倭寇日益猖獗,朝廷决定扩大修建海防工事的范围,以致下拨银两发生短缺,号召辖内城镇民众踊跃捐献金银粮物,但凡记录在册就可以抵兑来年的税赋。

傅百善一听说此事后,就吩咐陈溪从仓库中将先前用五千银子收购的粮食用骡车装上,又将家中的金银首饰搜罗了一些,浩浩荡荡地第一个上缴到青州衙门。惊得城中一众老少惊叹不已,毕竟不是谁都有这般魄力为国事将家底缴个干干净净。

此刻正为银子焦头烂额的秦王应旭看着朝廷的邸报,知晓了朝堂上依旧是吵闹不休一团烂账,最紧要的银子还是没有着落,气得把手中绘有双狮滚绣球的压手杯一下子甩在地上,细薄如纸的精致杯子滚动了几下登时碎做几瓣。

撩了下袍急步而来的曹二格假作没有看到,兴冲冲地禀告手下们传来的最新消息。

听说青州有富商倾尽家财为国修建海防工事,应旭不由扶案大喜。又听人禀报说这陈姓商人不过是新近返乡的生意人,因为深受倭人之苦,这才将辛苦积攒的银两全部捐献了出来以助军威。为怕不够,还将家中女眷的首饰全部都拿了出来以充军资。

应旭欣慰之余便私下里对着左右心腹叹道:“四民分业,士农工商。其间商者最末,却不料商中也有血性之人。若是人人都有这商人的觉悟和义举,何愁海防工事不能早日修葺完毕!”

为表彰此人,应旭亲至青州聚味楼在名为西江月的雅间里挥毫泼墨,为陈姓商人新开的酒楼重新题写了店名。

不过大半日的工夫,崭新的黑地金漆的牌匾便被人披红挂彩敲锣打鼓地送了过来,高悬在店门之上。有人带头,又有赋税可免,还有皇子亲为嘉赏,修建工事的银两不过月余便筹措完毕,但是聚味楼这第一个倾家捐赠的荣光任是谁也捋夺不走了。

一时间这座新开的酒楼在业界名声大躁,附近州县的百姓官吏莫不以在此宴客为荣。时常有举子或是站在门口仔细观摩贵人的笔法,或是三五成群到楼里赋诗作对,聚味楼渐渐成了青州城与云门山齐名的一道必游之地,往日时常蛮横无理吃霸王餐的地痞帮闲也再不见了踪迹。

这时的陈溪这才明白姑娘所说扯虎皮翻身的机会竟是应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