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算账(第2/3页)

那先生不喘气地连续两刻钟没停顿,却连那郑氏嫁妆册子三分之一数都没有念完,刘肃只觉得众人望过来的目光中分明写着——这就是你家儿媳妇儿的那点子嫁妆……?一时间脸色不由火辣紫胀,回头厉声吩咐了府里的总管,“去,请夫人将那郑氏的嫁妆拢一拢,尽数抬了出来……”

待将那一抬抬的雕了百子千孙图,边角包了黄铜皮的黄花梨大箱子摆满了刘府大门前时,看热闹的人已经从刘府门前一直排到胡同口外。寿宁侯府里几个老成的嬷嬷不慌不忙地将大箱子一字排开,清点清楚一箱就往后流水一般传递一箱,即刻就有精壮的奴仆上前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后面的马车上。

天色渐暗时,寿宁侯府的人又点了羊角灯并松脂火把将榆钱胡同照得恍同白昼,嬷嬷们脚不沾地忙得头上冒汗才将郑璃的嫁妆草草清点完毕。

先前那个大丫头越众而出,口齿清脆地对着众人大声道:“我家姑奶奶的嫁妆里头,首饰一栏里少了一整盒朱钗,里面有展翅金凤挂珠钗一对、银鎏金凤首发钗一对、紫铜鎏金发钗一对、珊瑚鎏金点翠发钗一对、青白玉福禄寿发钗一对 。配饰少了龙凤镯一对、白玉圆镯一对,赤金嵌珠手镯一对。衣裳布料里少了大红金寿字缎二十匹、大红金寿字江绸二十匹、金线二百绺、银线二百绺、各色堆花绫二十匹 。家俱里少了硬木月牙桌二对、硬木炕案二对 。我们世子夫人说这些权当做我家姑奶奶在刘府里这一年的嚼用,就不用刘家还了……”

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连针头线脑都要算上,刘家父子相互搀着气得一句话都不想多说。却见郑府一众人收拾了椅榻并茶盏点心,那寿宁侯府的世子夫人站起来礼数周全地又福了一礼,施施然扶了那大丫头的手,这才上了马车……走了。

众人再抬头去看那刘家父子,却见刘父木楞楞地站在那,忽地就倒栽葱一般倒在身后的仆佣身上,刘家人七手八脚地扶了刘父进去,片刻之后那扇朱漆大门哐当一声紧紧合上。刘府门口的人群兴高采烈地如潮水一般退去,只剩了满地的纸钱和凌乱不堪的诸多脚印。

寿宁侯府张夫人摸着女儿的嫁妆泪如雨下,指着黄花梨大箱子里头的一支和田白玉浮雕福禄寿如意,对世子夫人李氏道:”这是安姐十岁时你公爹偶然得了块这么大的和田玉石,特地寻访手艺极好的匠人雕好了,又巴巴地找人送了回来,说日后好给安姐做陪嫁,哪里想得到——“

李氏忙道:“不是还有小囡囡在吗?日后她有了亲事,我们就把安姐的这些东西原原本本地给她就行了!”

张夫人扶了她的手叹道:“那样的人家全无半点根基,那孩子纵有天大的造化也是有限,这些富贵给了她,只怕会给她惹来另外的祸事。我只当没有这个外孙女,你们也莫要去寻访,只要那孩子好生生的,日后嫁个殷实人家就足够了。到时你在安姐的嫁妆里头少少的拣上几样给她做个念想就行了,其余的你们两房分了,给孩子们留些事物,也好叫他们记得姑姑的几分好处——“

李氏摇摇头道:“娘莫要操心这些了,世子先前就吩咐了,这些东西让我好生锁起来,日后定要好好地给安姐的女儿留着,那孩子在丁点大时就受累,本就受了大委屈。他做舅父的因了阖府老少和皇家的脸面不能给那孩子伸张一二,却断不会让她日后再吃亏!“

张夫人一时叹气,“可怜安姐命薄,没亲眼等到她两个哥哥给她出气,今天的事办得好,你们都是极好的孩子——”

房门外等着的高氏恰恰听了个尾音,立时就醋了,伸着头抢功道:“娘,我也是极好的孩子,大哥大嫂并我家二爷在外头运筹帷幄跟那刘家斗来斗去的,家里头几个小的都是我在照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