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扬眉吐气,谁在倒行逆施(第2/3页)

“是!”

众人随即告退。

走出节度使府,能看到街上的人比往常多好几倍。

所有人都在议论此事。

当看到节度使府涌出一大群官员时,那些百姓不禁围拢过来。

他们需要一个证明。

孙营说道:“殿下才是正朔,长安的乃是伪帝。”

“果然,那李泌是伪帝!”

岳二在人群中说道:“难怪会去抢儿媳妇,老夫当初知晓此事时还说那不是畜生吗?想想,能谋害自家伯父的,那不是畜生是什么?”

有人说道:“不,那是畜生都不如。”

宁雅韵行走在街上,见百姓没有忧色,说道:“百姓看来对长安那位颇为不满,刚披露身份,就如蒙大赦。”

“不,是觉着扬眉吐气。”安紫雨用女人的细腻描述了百姓的心态。

长久被长安打压的后果,就是一朝得到反弹的机会后,北疆军民的反应令人目不暇接。

“老狗!”

宁雅韵看到几个孩子在踢着一个叫做老狗的草球。

几个妇人买菜归来,边走便不屑的说着伪帝的各种丑事儿。

回到山门中,教授和弟子们自发聚集。

宁雅韵微笑问道:“你等以为如何?”

“扬眉吐气!”

……

“驾!”

数骑在官道上疾驰。

当看到大营时,为首的官员松了一口气,“还好,没打起来。”

窦重正在和诸将琢磨是否马上退兵。

“北疆的斥候越发大胆了,竟然在大营边上撒尿。”

有将领愤愤不平的道:“他们想激怒咱们。”

“他们这是想逼迫咱们先动手,随后北疆大军就掩杀过来。”

北疆斥候挑衅的手法拙劣的令魏忠都忍不住觉得难为情。

你就不能换个婉转些的手段?

窦重说道:“等马昆的消息一到,咱们马上退兵。”

有人问道:“大将军,要不,还是快马请示长安吧。”

窦重说过将在外,但帝王的心眼小,说不清楚某日就会想起你窦重干过的事儿来。

不等朕的命令就私自撤军。

这个罪名可大可小。

窦重说道:“年底了,一旦开春,北疆军定然会动起来。咱们在此地毫无用处,反而会成为杨逆谋反的借口。”

他已经把事儿想的很清楚了,奏疏也用快马送去了长安。

但,他觉得不妙。

“最近老夫觉着不对劲。”窦重说道:“有密谍禀告,说北疆各地的官员和将领都去了桃县,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动静。杨逆这是想做甚?老夫怀疑,他这是在做谋反的最后准备。”

“那咱们在此……”一个将领想说咱们在此岂不是正好?

可转念一想,南疆军未至,凭着长安大军的实力,不够北疆军一顿毒打。

“准备撤!”

窦重刚想起身,外面进来一个小吏,“大将军,长安来了使者。”

使者进来,看看众将,说道:“陛下令大军马上回长安,越快越好。”

终于不用冒险了……窦重心中一松,问道:“可是有大事?”

使者说道:“得知杨逆灭了舍古部之后,陛下就令老夫来了。”

皇帝这是担心北疆军谋反,而长安大军不是北疆军的对手。一旦惨败,关中空虚,杨逆便可一鼓而下……

“马上撤。”

大军集结,随即开始撤离。

窦重带着诸将,临走前看了一眼北方。

“想来杨逆正在鼓动麾下谋反,定然是用清君侧的名头。”

麾下将领面色凝重,魏忠听到有人叹道:“大唐立国数百年,终于有人谋反了吗?”

一个将领悄然接近魏忠,低声道:“大将军,这时候谋反,是自寻死路啊!”

这人和魏忠多年的交情,说话也直接,“大唐国祚虽说衰弱,可好歹积威犹存。谁在这时候谋反,便是过街老鼠。兴许一时风光,可老夫敢打赌,时日一长,人心向背一旦显现,必然会身败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