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那就是改朝换代(第3/4页)

妇人嘀咕。

当家男人抱着儿子在院子里转悠,闻言回身,“妇人见识!”

“我如何妇人见识了?”妇人不满。

男人说道:“何为逆贼?”

“不就是谋逆吗?”妇人道。

“秦国公谋逆了吗?”男人问道。

妇人说道:“可这话是陛下说的。”

男人说道:“以前我还觉着这话对,可今日却觉着这话大错特错了。”

妇人在挑拣豆子里的杂物,问道:“为何错了?”

“秦国公若是逆贼,他吃饱撑的去打北辽?”

妇人一怔。

男人打开了思路,“倒是那些所谓忠心耿耿的臣子,却只知晓争斗。做事的被斥之为逆贼,不做事的却在背后捅人刀子,你说说,哪个是逆贼?”

妇人一愣。

“怕不是……难道陛下是逆贼?”

……

周氏门外丢着十余具尸骸,金吾卫的军士闻讯赶来,愁眉苦脸的收尸。

“子泰灭了北辽,若是在数十年前,这便是大唐第一功,弄不好还能破格封个王。如今别说封王,皇帝怕是要疯了吧!”

周勤拎着着鸟笼,调侃着皇帝。

周遵回家还没得来及换衣裳就被叫来了,说道:“朝中决断,长安诸卫依旧北上,半道与南疆军会和,攻打北疆。”

“皇帝这是怕了。”周勤冷笑道:“他担心北疆把北辽收入囊中后,势力会迅速膨胀。故而他迫不及待的要动手。”

“阿耶,北疆加上北辽的地盘,比之大唐也不差,也就是不及大唐富庶。只需数年,子泰便能堂堂正正与长安对峙。”

“来不及了。”周勤说道:“皇帝不会容许一个死对头成为庞然大物,定然会提早扼杀。这一战,将会决定大唐的命运。”

周遵说道:“子泰若是胜……”

“那便是,改朝换代!”

……

出了长安后,商人就带着十几个伙计,护着黄大妹这辆马车转道了。

“这是去哪?”

黄大妹提着横刀,“我当年在北疆刀法可是一绝。”

商人叫做丁南顺,很是恭谨的道:“您放心,小人便在此,若是不妥,您只管砍了小人的脑袋。”

“那为何该道?”黄大妹伸手把想探头出来看热闹的儿子挡回去。

丁南顺说道:“是二哥的交代。”

说着,他拿出一份手书。

黄大妹看了,是李二的字迹。

——这一路,听丁南顺的。

随后,他们就绕到了一个村子里。

歇息了一日后,再度出发。

他们走的是乡间的小道,这个时节人不少,孩子也喜欢。

这一日刚出发没多久,孩子就闹腾着要骑马,丁南顺笑着应了,带着他。

“阿娘,骑马!”

孩子很是快活。

黄大妹却在沉思。

为何去北疆需要遮掩行藏?

难道李二是得罪了谁?

“有人!”

丁南顺轻声道,接着把孩子递进来,说道:“晚些还请娘子别看外面。”

黄大妹心中一紧,“知道了。”

她已经听到了马蹄声,从后面追来。

“拦住他们!”

丁南顺喊道。

马蹄声往后去了。

接着听到喊叫声,惨叫声,以及兵器碰撞的声音。

丁南顺在车外问道:“娘子可会赶车?”

“会!”

黄大妹掀开车帘,就见随行的十余伙计正在和二十余人厮杀,看着竟然不敌。

丁南顺说道:“娘子赶着车往北面去,最多半日就有人接应。接应的人叫做陈铎,手持……二哥的信物。”

“好!”黄大妹也不矫情,用布条把孩子背在背上,坐上车辕,刚想赶车,就听丁南顺叹道:“后有追兵,前有堵截,这如何是好?”

黄大妹抬头,就看到百余骑正在前方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