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一路向北(第3/4页)

“是!”王举说道:“臣还在令人追索此事,不过,发现有人跟踪。”

“做贼心虚?还是说,当年之事有人在插手。”

……

鹰卫。

赫连红坐在案几后,神色平静。

“大统领。”

英俊的万凌霄进来,“下衙了。”

“嗯!”赫连红抬头。

万凌霄在那双冷漠的眼眸注视下低头,眼中有些狂热之色,“下官杀了那两人。”

“好!”

万凌霄欢喜的道:“大统领可还有话交代?”

“回去吧!”

“是!”

赫连红坐在那里,看着夕阳斜照进来,说道:“真美啊!可惜,你却不在了。”

她笑了起来,“哈哈哈哈!”

笑声中,她缓缓起身。

“你既不在了,那么,这个天下在不在,我为何要在乎?”

……

“大辽不行了。”

宁兴城中多了不少流民,流民们聚在一起,等候着官府救济。

包冬就混迹在其中。

“杨狗凶狠,连江王不敌,就想着死守。”

“是啊!能守着也不错。”一个老人说道。

“可如此能守多久?”包冬一脸忧心忡忡。

“能守多久就守多久吧!”一个男子说道,“咱们能活命就算是不错了,等粮食吃没了,都等着饿死。”

“哎!若是能归家就好了。”包冬叹息,“好歹,自己种地能吃饱饭。”

“谁说不是呢!”

“老夫家中还有牛,可惜此次跑了,兴许回去还能唤回来。”

“今年的春耕都被耽误了,再不回去,这一年吃什么?”

议论纷纷中,包冬悄然撤离。

晚些三人聚首。

“老夫说了三个地方。”老贼说道。

“我在乞丐里认了个兄弟!”王老二轻车熟路,“说的他们眼泪汪汪的。”

包冬说道:“接下来就要看国公的了。”

……

桑州。

数骑到了州廨前,下马后,一人上前,对门子说道:“还请禀告,就说,家里来人了。”

门子进去,刺史吴云闻言说道:“赶紧请进来。”

三个男子进去,为首男子行礼,“下官林夏,上次使君去桃县是下官接待,可还记得?”

吴云自然记得,“老夫记得,怎地,国公有吩咐?”

林夏拿出文书,“国公令桑州军做出出兵北疆的态势。”

吴云接过文书,仔细看了印鉴,最后是杨玄的签名。

“这是……罢了,不该老夫问的,老夫不问。”

桑州军随即云集。

朝着北方压了过去。

……

邓州。

数骑到了邓州军大营外。

近前,为首的男子下马,对拦截的军士说道:“还请禀告严中郎将,就说故人张琦求见。”

晚些,有人出来,仔细看看张琦,“跟着我来。”

张琦跟着此人,一路到了值房外。

“中郎将,他来了。”

值房里传来了中郎将严军的声音,“进来吧!”

张琦进去,严军说道:“都是自己人,国公有何吩咐?”

张琦说道:“国公问,中郎将可能派一部人马前出,做出出兵北疆的态势?”

严军一怔,“国公这是要挖坑埋谁呢?”

张琦默然。

严军笑道:“老夫冒昧了。此事倒也简单,那位新来的使君时常说一旦长安大军前来,便倾力出击,老夫说不可妄动,否则便给了北疆出兵的由头。老夫这便去寻他。”

严军寻到了刺史钱林,“使君,军中斥候来报,邓州当前的北疆军少了许多,下官想着,能否出兵试探一番?好歹,在长安大军到来之前,试探出个虚实。”

这也是功劳啊!

钱林眼前一亮,故作沉吟。

“可有把握?”

严军笑道:“下官做出攻击的态势,令人说长安大军已至,虚张声势,看看对面的应对。若是示弱,便步步紧逼,若是寸步不退,再撤回来也不迟。消息传到长安,也是使君忠心耿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