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志向(第4/4页)

李文敏明白了。

韩纪出去,杨玄在外面等他。

“交代了?”

“交代了。”

杨玄点头,“一个人只知晓享受,再多的才干,我也不用!”

第二日,没吃早饭,学堂就组织学生们去了城外。

随后分为几队,各自去了一个村子。

牛米跟着去的是一个颇大的村子,进村后,村正在等着他们。

“去最差的那些人家!”带队的先生明确提出了要求。

牛米跟着去了一户人家。

逼仄的环境并未让学生们奇怪……这里大部分人都出身普通。

村正沟通后,这户人家做了一顿每日吃的早饭。

稀糊糊,稀的能照亮人影。

饼子没有。

就稀糊糊!

“没干活,不敢吃干的!”

主人家蹲在那里,看着有些憨实。

先生看着他们喝稀糊糊,问道:“郎君可知晓这些学生在学里的吃喝?”

男主人点头,“知晓呢!说是住的亮堂,吃的好,和皇帝般的。”

这话让学生们都笑了起来。

牛米也笑了。

先生没笑,“郎君每年缴纳赋税,这些学生的衣食住行中,他们的课本和衣裳,都是你等供给的……”

这个观念让牛米一怔,却觉得无从反驳。

“老夫就想问问。”先生看了一眼学生们,“郎君自己都不敢吃干的,他们却顿顿有肉,有细面饼子。郎君可觉得亏得慌?”

男主人摇头。

“当初去缴纳粮食,县里来的小吏说了,咱们缴纳的粮食,都变成了北疆军的军粮,和甲衣兵器。保护北疆,也有咱们的功劳。我这心里舒坦着呢!”

男主人看着学生们,“当初县里有人来说什么读书,若是天资好的都能去。我还问了读书有何好处……”

牛米放下碗,看着男主人。

男主人起身,仿佛是在模仿那人当初的神色,“国公说,读书,是为了天下人不饿肚子!”

牛米只觉得脑海中嗡嗡作响。

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

先到了自己小时候家中的窘境。

那时候,到了农闲时节,一家子一天只吃一顿饭,他饿的躺在床上,觉得饥饿是世间最痛苦的酷刑。

后来,随着局势变化,他家也跟着变了。

能吃饱了,渐渐吃好了。

但以前呢?

他想到那日李文敏说的,北疆的日子好了,可北疆之外的大唐百姓依旧在煎熬,甚至……成为饿殍!

眼前,仿佛有什么在发光。

下午,他浑浑噩噩的跟着回到了学堂。

晚上,他请了同窗识字多的代笔,写信给家中。

“……阿耶,阿娘在上,孩儿叩首……”

“学堂里吃的颇好,每餐都有羊肉和细面饼子,衣裳,住所都好,比家中都好,还不要钱。”

“我今日去了村里,听到了国公说的话,阿耶,阿娘,我现在知晓为何读书了!”

牛米抬头,双眸发亮,格外坚定。

“我要为国公读书,要为北疆读书,要为,天下人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