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疆的锐气(第3/4页)

阿梁皱着眉,郑五娘一脸纠结。

“这什么意思?”

杨玄问道。

郑五娘说道:“小郎君的意思……郎君挡着路了。”

杨玄让开,阿梁回头,“剑客,富贵,走!”

一人一豹一狗,呼啸而过。

杨玄含笑看着。

晚些,他坐在树下,渐渐进入到一种无思无虑的状态。

耳畔有周宁和管大娘商议事情的声音,有阿梁奶声奶气教训剑客的声音,有富贵得意洋洋的叫声……

鸟儿在枝头鸣叫,一只蝉试探着发出了今日的第一声。

外面隐隐约约的传来了各种嘈杂。

百姓大声说话,有笑声,有抱怨声,有急促的叫喊……

这个世界鲜活啊!

杨玄闭上眼睛。

真好。

包冬来了,请教了他一番关于宣传上的事儿。

杨玄随口说了几句卷轴里学到里的话。

“不但要传播谣言,还得要收买对方的人。”

“收买来作甚?”

包冬不解,“做奸细?可奸细这边……是锦衣卫的职责,虽说下官愿意去做,可想想赫连指挥使麾下那群人,还是算了吧!”

“屁股不干净?”杨玄问道。

“哪的事。”包冬有些难为情。

“担心被盯上?”

包冬点头,“有些怕。”

杨玄知晓,这不是怕,而是表示敬畏。

这是个聪明人。

杨玄说道:“这不是奸细。”

包冬眼前一亮,“那是什么手段?”

“北辽不是有人想来北疆读书吗?”

“有,还有些部族的人。”

北辽虽说和中原学了多年,可在学问上,却一直学不到精髓。北辽文人一直说,大辽文化的根在大唐。要想学问精进,必须去大唐读书。

刚开始大唐答应了,一批北辽学生来到了长安就读。可随后两国关系急转直下,大唐一怒之下,直接取消了北辽学生就读的资格。

“甄选一批懵懂,或是对北辽心怀不满的人来北疆就读。”杨玄手拿蒲扇,身后站着寡妇珞,很是惬意。

“要善待他们,用一种一家人的态度。”

包冬不知不觉摸出了小册子和炭笔。

这几乎是杨玄近臣的必备装备。

你们这样搞,让我有些时空恍惚啊……杨玄干咳一声,“要和他们探讨,暗自夸耀北疆的各等好处,各种施政方略的优势……包括文化,经济,军队等等,就是要让他们心生羡慕。

你想想,先是一家人的态度,再暗自夸耀,让他们见到北疆的强大之处,随后……”

包冬停笔,“他们会羡慕,又有一家人的态度,他们会生出认同感,嘶……”。他看着杨玄,“他们会恨铁不成钢。”

“这只是一个好处,最大的好处不是这个。”

杨玄淡淡的道。

包冬手握炭笔,全神贯注的看着杨玄,一种即将获得一门绝技的兴奋,让他心跳加速。

杨玄整理了一下思路,“最大的好处是,他们回到北辽后,面对那些北辽人,会生出优越感来。

就是什么……觉着那些北辽人都是一群土包子。

随后,他们看什么都不顺眼,觉着北疆处处都落后。

优越感之后,他们会生出自己的才华远超同侪的感觉。

既然才华如此出众,当然要重用才对。”

包冬深吸一口气,“可官场有官场的规矩,且这些人所谓的才华,不过是一种优越感产生的错觉,怎会得到重用?”

这个人,聪明。让他来负责宣传这一块,没选错人……杨玄很满意自己的选择,“得不到重用,他们会如何?”

“会牢骚满腹,会不满,甚至会怨恨。”

包冬身体一震,“随后,他们会把北辽视为敌人,会越发认同北疆和大唐。

只需我们的人去接触,他们就会主动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