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贤后(第2/4页)

宣传这一块不容忽视,而好的宣传人才难得。

包冬过去,一番嘀咕后,那些百姓轰然大笑。

包冬回来后,王老二问他说了什么。

“就是告诉他们,北辽那边也得收割啊!”

众人一怔。

是啊!

原先北辽是游牧民族,和陈国学了农耕,早已离不开米面了。若是此刻就征发大批民夫,地里的庄稼谁来收?

这时候北辽就算是出兵,也是缓缓而行,可以靠着国中的补给。一旦脱离了大型城池,就需要无数民夫输送粮草。

那个时候,基本上就是初秋了吧!

杨玄看看天色,对乌达低声说了些什么,随即乌达下马,一路跑过去。

包冬得意洋洋的和王老二吹嘘,顺带套话。

可怎么套都没套出王老二的底细。

这娃看似憨傻,可嘴紧。否则当初在乞丐堆里厮混时,早就被人弄了。

“不是我吹嘘,只要是人,就没有我说不动的。”

包冬信誓旦旦的道。

“哈哈哈哈!”

众人听到哄笑声,回头一看,乌达从地里跑回来,那些农人拍拍屁股,三三两两的走了。

“哎!乌达你说了什么?”

乌达说道:“郎君让我去告诉他们,这一战就要靠着这批粮食。”

包冬一怔,“是了,没了粮食,这一战还怎么打?就算是真的北辽大军来了,北疆军拼死也会保护百姓收割粮食,那还担心什么?”

他看了杨玄一眼。

杨玄神色平静,手中拿着一株麦穗,低头嗅嗅。

包冬凑过来,“子泰,那为何不说秋季战马膘肥体壮,北辽才好南征呢?”

“这个道理谁都知晓,可谁敢说北辽不会在夏季出征?”

包冬讪讪回去。

他善于套近乎,和老贼等人打得火热。

“这是兵法。”老贼无情的打击了他。

回到临安,杨玄把黄春辉的决定告知了曹颖和卢强等人。

“过几日我便会去桃县,再度回来,应当是大战后了。”

这会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杨玄叫了南贺来。

“潭州一战被打残了,要想恢复元气,得等宁兴那边补充人马。可此刻赫连峰已在路上,此刻他的脑子里只有南征。

至于潭州,调派人马少了无用,多了影响南征主力。

故而,我断定赫连峰会令潭州谨守。如此,我带两万人马去桃县……”

“这是把家底都搬去了。”卢强说道,有些心痛。

“大战在即,大家不存,小家难道还能幸免?”杨玄起身,“粮草也盘算盘算,能抽调去桃县的,都送过去。”

这等时候,就算是抽血,杨玄也会毫不犹豫的第一个把袖子挽起来。

他想了许久,觉得这便是所谓的使命感,责任感。

这个大唐……是我的啊!

他偶尔会冒出这等念头。

但又觉得有些不真切。

这么大一个大唐,那么多军民,怎么可能是你一个人的呢?

他觉得不对。

回到家中,周宁抱着阿梁来迎。

“阿梁!”杨玄接过襁褓,阿梁看着他,开口,给了一个无齿的笑。

“重了不少。”杨玄掂量了一下,笑道:“胖小子了啊!”

“咯咯咯咯!”

五个多月大的孩子,已经有些认人了。杨玄抱着逗弄了一会儿,阿梁就不耐烦,瘪嘴要哭。

“有奶就是娘啊!”杨玄把孩子递给周宁,看着她轻声哄孩子,心中温柔,“阿宁。”

“嗯!”周宁轻轻应道。

“黄相公令我去桃县,大概要待到大战后,收拾一下吧!”

周宁抬头,平静的道:“我还是留在这里,等着你回来。”

杨玄苦笑,“不需如此。”

周宁摇头,“若是我也去,临安城中的军民就觉着被舍弃了,不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