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杀的蛮夷人头滚滚(第3/4页)

若是钱财,就是授人以柄。

“肉干,还有饼子,另外,菜干也有些。”

讲究人啊!

陈州肉干闻名北疆,大饼和菜干也是如此。

出了临安,周丰带着十余军士赶路。

一个多时辰后,夕阳西下,近黄昏。

“前面有个村子!”

周丰带着人进了村子,寻到了村正郝明。

“桃县的使者?只管安住。”郝明查验了身份后,把他们安置在了村里。

军士们人太多,散开在村里人家住下。

周丰和两个军士住在郝家。

洗漱后,周丰和两个军士在村里散步,准备晚些回去吃干粮。

你要说借了郝家的灶台做饭,没问题,但太麻烦。

“在桃县时,我也听闻过杨使君的威名,也见过几次。杨使君看着年轻,和气,就想着,这样的人是如何从一个县令做到了刺史。”

跟着的军士说道:“杨使君悍勇。”

“悍勇的多了去!”

周丰摇头,“节度使府中也有人议论过杨使君,都说他出身贫寒,第一步是靠了贵妃。不过,后来就自力更生,堪称是传奇。可我就有些不解,杨使君既然出身贫寒,那他哪学会的治理之术?”

“怕不是天生的!”

“哪来天生的?”周丰执拗,“上次使者来了临安,回去时和我等说,临安繁茂。

今日一见果然。可我更好奇的是,杨使君是如何以陈州一隅之地,灭掉了三大部,更是能令潭州不敢南顾。指挥之能?还是什么。”

“杨使君在南疆杀出了我北疆军的威风,被称为大唐名将。周文书,这便是名将手腕啊!”

“名将手腕是一回事,可自从他入主陈州后,陈州就厮杀不断。百姓,怎地就没有怨声载道呢?”

黄春辉不敢发动大战,一方面是北辽势大,另一方面是北疆贫困,百姓经不住磋磨。几次大战下来,民力被消耗狠了,弄不好就会暴动。

“相公都颇为好奇,本想亲自来陈州看看,可身子骨却熬不住。我这次来,顺道想看看陈州民间的实情,回去也好禀告给相公。”

夕阳西下,一群群鸟儿飞回了村子里,在一棵棵树上栖身。

鸟鸣声不绝于耳,很是热闹。

一户户人家的屋顶上,炊烟袅袅。

农人归家,一路走在前面,身后的老牛亦步亦趋,和主人保持着一个频率。

几个孩童在村口打闹,你追我赶。

“二郎,挨千刀的!回家吃饭啦!”

有妇人在尖叫。

一个神色狡黠的孩童喊道:“阿娘!马上!”

汪汪汪!

一条狗追上了孩童,摇着尾巴,就像是在催促小主人赶紧回家。

一股股焚烧柴火的味道扑面而来。

令人生出了些悠然的惬意。

“我小时最喜嗅着烧草木灰的味道,嗅着嗅着,就觉着再无烦恼。”

估摸着郝家该吃完饭了,周丰回身,“回去吧!”

田园虽好,强敌却在侧。作为北疆官员,他的脑子里始终保持着警惕。

到了郝家,周丰吩咐道:“寻主人家弄些热水来,咱们吃饭。哎!陈州的肉干,大饼,菜干,可都是好东西。”

一个军士去寻郝明,另一个军士笑道:“可不是?这陈州以前也算不得好地方,自从通商后,草原上的牛羊不要钱般的就送了过来。”

“周文书!”

那个军士出来,“您来看看。”

周丰蹙眉进去。

郝家一家子都在,破旧的案几上,饭菜看着就没动过。

关键是,还多了三份饭菜。

“这……”周丰愣住了。

郝明笑道:“既然来了,就没有撇下的道理。家中也没什么好东西,就熏的豕腿,时日长了,腥膻味都没了。弄了来和菜蔬一起炖了,美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