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意,命数(第3/4页)

习惯了清修,孤独了就抚琴,这样的日子,老夫觉着……也是一种活法吧!

玄学传承至今已有八十一代。历任掌教口口相传,九九之后与唐归。九九八十一,老夫正好是第八十一代掌教。

也就是说,大唐灭,我玄学也当灭。

老夫自问修为精深,想来还能再活些年头。大唐看着也还好。祖师爷当时是喝多了吧?”

宁雅韵睁开眼睛,看着祖师爷的神位。

“来记炸雷劈了老夫,老夫就信了这话!”

没动静!

宁雅韵笑了笑,突然挠挠头,“老夫本不信,可自从李元父子先后登基,清洗北疆,自毁长城,大唐看似国势炽热,可却是烈火烹油之相。

北辽虎视眈眈,连南周都敢冲着大唐下手,这个大唐,老夫觉着怕是要完。

完就完吧!老夫带着子弟们进山清修去。

可祖师爷却有规矩,若逢乱世,玄学子弟当出山救济世人。若逢盛世,可居山中清修……

老夫在想啊!这大唐若是要灭,定然是北辽大举入侵。

到了那时,生灵涂炭,我玄学子弟出山救济世人,这怕不是要被全灭了吧?”

宁雅韵叹道:“陈国灭亡,天下大乱,我玄学当时数十子弟,在掌教的率领之下出山救济世人。

数年后,被杀的只剩下两个人。

幸而大唐立国,天下平定,否则我玄学定然是要灭了。

武帝时,玄学得以执掌国子监。

掌教说,这是把玄学与大唐绑在了一起,气运与共。

大唐昌盛,则玄学昌盛。大唐衰微,玄学衰微。

掌教说,如此便与祖师爷那句九九之后与唐归契合了。

掌教提及此事,还颇为得意。

日子就这么流过,就在今日,宫中传来了帝王的吩咐,从今日起,国子监的子弟再无出仕的可能。

这是断根之法。

祖师爷若是在,定然会抚须微笑。

哎!看看,老夫说过,九九之后与唐归。

看看,大唐快灭了,我玄学也快灭了。

可老夫,不答应!”

宁雅韵抬头看着神位,“祖师有云,天下万事皆有命数,皆由天定。

可老夫想问问,若是万物命数都由天定,那还活着作甚?

活着给谁看?

给老天爷看?

让操弄万物命数的老天爷,看热闹?

什么都有命数,那人还挣扎作甚?还纠结作甚?

躺着就是了,等老天爷丢下命数来,该穷就穷,该富贵就富贵。

可老夫,不服!

不服这贼老天!”

宁雅韵反手把古琴摆放在膝前,伸手轻轻一抚。

铮铮!

琴声竟不复往日的优雅,隐然有金戈铁马之意。

“当初王氏令人来传话,讨个人情,说是有个故人子弟想进国子监读书,老夫那日心情大好,于是便随口应了。

那个少年进了国子监,没多久就脱颖而出,出仕万年县,从不良帅到县尉,接着去了北疆,为县令。

老夫觉着此子为我国子监争光了,但也仅仅如此。

可数年间,此子在北疆大放异彩,令异族震怖。

就在今日,他来了国子监,一开口便是招揽。

老夫知晓,他需要羽翼。

曾经的国子监子弟,如今却成了一方人物,按理老夫不该答应,丢人!

可老夫却毫不犹豫的应了。祖师爷会愤怒吧?”

宁雅韵笑的很是云淡风轻,“按着祖师爷的交代,我玄学就该留在长安,等着叛军,或是异族大军攻破长安,随后与大唐一同湮灭。

如此,就全了这命数!

这,该死的命数!”

宁雅韵的面容有些狰狞,“看看那些玄学子弟,为了教授学生,他们废寝忘食。为了传承我玄学,他们赔笑去招揽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