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大事件(第4/4页)

“不磨砺不行了。”黄春辉说道:“北疆文武也要渐渐替换了。那些外面调来的官员老夫不知底细,自己人要抓紧磨砺出来,以后继续为大唐戍守北疆。”

廖劲点头,“对了,杨玄此次之后,相公有何打算?”

黄春辉张开老眼。

“一个县令罢了,老夫若是插手他的宦途,你觉得……大唐宰相就这么不值钱?”

廖劲打了个哈哈。

晚些,黄春辉从打盹状态醒来。

“别让那个小崽子离开北疆!”

……

长安。

趁着皇帝临朝的时机,刑部尚书郑琦提及了案子。

“陛下,虽说这是个小案子,可臣在想,一个太平县县令就敢贪墨两笔粮食,那整个北疆呢?臣,不敢想。”

顺势往北疆那边泼一盆脏水再说。

皇帝却不接这个话题,“那个县令处置了吧。”

郑琦笑道:“他一直在喊冤。”

“可有冤情?”皇帝照例问道。

“此人把好粮食说成霉变的,或是说不堪食用,尽数贪墨了。”郑琦肃然道:“铁证如山!”

事关皇后,也就是自己的女儿,杨松成也破例补刀。

“陛下,此事不可小觑,免得引发效仿。”

这是在提醒皇帝莫要被枕头风吹昏了头,放过贪腐的官员。

“陛下。”

有官员在殿外。

皇帝点头,官员进来,手中拿着一个木匣子。

“是什么?”

“奏疏。”

“哪来的?如此之多。”

“北疆。”

“何事?”

“北疆诸州刺史,北疆节度使,北疆副使等人上疏。”

大事件!

皇帝也为之一怔,“说!”

官员说道:“北疆诸多官员弹劾户部。”

他看了杨松成一眼,“户部每年下拨的粮食都少了两成,剩下的八成,至少两成到三成或是霉变,或是不堪食用。”